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视角 >> 具体新闻内容

【韶关日报】科技小院“显身手”科技“火种”助春耕(2022年3月8日)

媒体链接:http://sgrb.sgxw.cn/html/2022-03/08/content_100251_14575151.htm

春耕时节至,在始兴县的田地里,处处都是热闹繁忙的景象,这里除了有农民忙碌的身影,还有韶关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指导的话音。  

去年以来,韶关学院积极推动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探索高校科技下乡助推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新方法、新路途、新模式,2021年在始兴县深渡水乡启动建立“韶关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小院”(以下简称“科技小院”),如今服务范围已覆盖7个乡镇15个村。

小院落大支撑

依托“科技小院”模式,韶关学院为当地农户汇聚高校、科研企事业单位等各方科技资源和人员力量,凝聚起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无形力量”。  

一年来,学校累计派驻农村科技特派员15人,培育“广东省粤北土壤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广东省普通高校粤北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韶关市粤北土壤土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平台,先后吸引“广东省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粤北现代生态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等十多个平台和团队入驻,大大增强了科技小院的辐射带动力,广聚英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添智聚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研支撑、智力支撑和文化支撑。

小培训大服务

针对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和接受能力较低的问题,科技小院高度重视当地干部与农民的培训,推动扶贫(科技下乡助农增收)与扶智(开展农民培训),输血(推广技术)与造血(提升科技素质)紧密结合。  

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下到田里积极解难题,点对点、手把手、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示范,有效解决以往农民与科技人员脱节、科研与生产脱节、农业发展与后备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去年科技小院开办的3期“农民夜校”,不仅向农民传播各种作物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还向他们传播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传播农业绿色发展、产业振兴的理念,培训农民50余人。此外,专家教授、科技人员还充分利用到农民家里、村委会、田间观摩指导等机会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

小举措大成效

韶关学院还突出抓服务、促增收,通过科技小院让专家人才和科技人员的脚步留在田间地头,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科技服务,把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以充分发挥科技转化、人才培养、服务群众的最大效能。一年时间,科技小院的专家们已有效帮助解决乐昌张溪香芋软腐病问题、三华李控花错峰上市问题,农产品高品质栽培与深加工等方面的问题。科技小院研发的水稻节本增效(旱作)栽培技术、柑橘全材料综合利用技术、特色马铃薯栽培技术、番茄高品质栽培技术等8项技术已在始兴县、南雄市、仁化县等7个镇(乡)推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接下来,韶关学院将不断总结“科技小院”相关工作,拓展科技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和成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新样板,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上,把科研成果落到经济社会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