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视角 >> 具体新闻内容

【韶关日报】奋力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韶关学院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2022年10月20日)


媒体链接content_100250_15402822.htm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韶关学院师生在充满桂花香的校园内,互相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体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内心十分激动,我看到了教育事业更美好的发展前景。”韶关学院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丘秀珍教授兴奋地说。  

丘秀珍到韶关学院工作已经十多年,身处三尺讲台,她切身感受到教育优先发展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  

“以前我们想招一个博士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但是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吸引力显著增强,光是近五年,我们学校就引进了300多名博士。”丘秀珍介绍,学校还选送90多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现有博士数量比2016年增长229%,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韶关学院始终坚持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动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与服务能力、高水平科研成果研究与转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取得全面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全体青年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段话让我备受鼓舞,对未来充满希望。”韶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大三学生何凯怡和同学说起对报告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谈及来学校的原因,何凯怡说,作为韶关人,她亲眼见证了韶关学院这几年的巨大变化,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毅然选择了该校。学习了报告,现在她对学校和自己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作为学校科学技术处处长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学科与申硕办公室主任,郭会时对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一部分的内容非常关心。  

“五年来,学校在学科和科研平台建设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深知这份成绩来之不易,今后我将立足岗位、努力奋斗,投入到学校科技创新工作中,推动各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应用。”郭会时如是说。  

据介绍,韶关学院现有省级科研平台(基地)29个,获得“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特色(培育)学科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5年来,联合承担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1项,累计承担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788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24项,省部级项目197项,获授权专利350件,13项科技成果实现成功转让。  

与此同时,韶关学院牢固树立“地方所需,韶院所能”理念,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搭建6个科技服务平台,组建45个科研创新团队,还建立“韶关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小院”,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把学校的科研成果、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写在粤北大地“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切实担负起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