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人物 >> 具体新闻内容

省级教学名师王桂忠:因材施教 亦师亦友

     王教授于2006年获“广东省第一届体育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8年被评为韶关学院“十佳青年”。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在2008年获得“韶关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获得广东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右脚支撑,左脚点地,球拍后仰,目光向前,球拍加速向前”当记者走进体育馆的时候便是看到这样一幅景象:王老师手拿着羽毛球拍做着标准的发球动作,而后面同学跟着老师的动作认真的学着。而这位高大、和蔼却不失威严的老师便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王桂忠老师。当我们谈到王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时候,他畅谈了对教学的热忱以及对学生的满怀希望。

创新!施教!创新+施教

     笔者看到,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无处不体现出他敏捷的思维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老师要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要及时的掌握最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做一名学习型老师。”这便是王老师多年来对自己的教学要求。王教授深信,只有不断创新,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带给学生新的东西,促进教学的不断发展,王教授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先后主持和完成了一项省级教改课题和两项校级教改课题。直接参与建设的校级精品课程《田径》更是为课程建设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而平时,王教授爱好颇多,也喜欢冒险,经常自己开车出外游玩。在出外游玩的过程中,王教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在出外游玩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发状况应变能力都比较差。那时,王教授就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大学就教会学生一些野外求生的技巧呢,这样当他们遇到突发状况时也能第一时间做出应对的措施。就是这个想法,也是为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能延续到生活上。从2005起,王教授带领体育学院五名青年教师在全省高校率先开展田径拓展课程《野外生存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把生存技能引入高校。
     所谓“万事开头难”,作为首个在高校开展的此项课程的人,王教授遇到了不少困难。“没有可以参考的蓝本,如何才能带领年轻的教师更好的开展此项课程?”这成了王教授开展此课程的首要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教授经常与其他年轻的教师公开讨论,还要自己设计课程体系。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王教授还经常自己到野外实践。而且为了预防课程中出现的突发状况,还要事先把预防方法想好,还要配备相关的医务老师。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课程开展直今广受学生和社会的欢迎。在学生的选课情况,可以看出此课程开展的效果不错。

老师?朋友?老师=朋友

     与其说王老师是一位严师,不如说他是同学们的一位朋友更来得确切。“和蔼,亲切,平易近人,可爱,有耐心”这便是大部分学生对王老师的评价。在王老师的眼中,没有坏学生,只有调皮的学生。在王老师的课上,笔者看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王老师对学生的关注有时会偏向某些学生。本以为是王老师偏心,不过经王老师解释才了解其中的缘由。“我们班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都比较强,那些好的学生,他们能够自主的学习!但对于一些差生,那就会不一样了。你多一份指导,他们就会感受到你的温暖,他们就会更用心的去做,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业,更应该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王老师徐徐说道。
     更多的学生,在上了王老师的课后与之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抛却了师长与学生的身份,他们就是最普通的知心朋友,学业上的压力,情感上的烦恼,未来的打算,人生的理想……所有的话题都可以敞开心扉,与王老师倾谈,王老师也乐于和学生们畅谈,分享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点滴经验,“教书育人,重在育人!”王老师一直奉行着这个信念。
     “我才上了王老师的课三四节,与王老师还不是很熟悉,但是王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平易近人,很和蔼。我们和王老师可以谈天说地,我们可以从我们熟悉的羽毛球谈到国际化的问题。王老师有很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事情的看法很有深度。我们在与老师的交谈中,都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08羽毛球班的李妙燕这样说道。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王老师了解到很多学生的真正需要,“有很多人都说体院的学生比较难教,但是我真的不这么觉得。当我们知道他们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因材施教。其实我们的学生都是很可爱的。”
     敢为人先,开创教学先路。关怀学生 ,朋友更胜老师。这便是王老师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