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引领青年学子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挺膺担当,7月6日至7日,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组建的“AI赋能,智引未来”人工智能科普突击队、“智行乡村·创享未来”暑期社会实践突击队前往武江区重阳镇九联村、重阳学校开展“双百行动+纵向帮扶”送教入村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0余名师生党员、志愿者骨干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旗帜,深入乡村一线,通过“送教入村”的青春实践,将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精准输送到乡村学子的心坎上,吹响了青春服务乡村的号角。

人工智能,点燃乡村少年科技梦想
在人工智能科普展示区,Alpha Ebot机器人灵巧起舞,ArmPi Pro机械臂精准抓取,机器狗跳跃腾挪,引发在场学生阵阵欢呼,现场气氛热烈。志愿者引导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智能设备细节,以通俗语言解释技术原理,引导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设备的奥妙。




“姐姐,能不能教我做火箭的3D打印模型?”一个小男孩兴奋地说。一旁的3D打印机正在匀速运转,喷头吐出的材料层层堆叠,将数字模型一点点转化为立体实物。围观的孩子们纷纷踮起脚尖,专注地看着3D打印制作过程,期待着将自己的创意构想转化成现实。


义务维修,专业技能服务惠民生
智能工程学院电子协会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教师党员的带领下化身“家电医生”,在九联村委广场搭建起“义务维修”便民服务台。拆卸螺丝、清理零件、检查电路、检测电机、更换故障部件、通电检测......村民们送来的电磁炉、电风扇、台灯、电吹风、烧水壶等故障小家电在志愿者们手中重获新生,精湛的技术与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村民们的连声道谢。


垃圾分类宣传,倡导“绿美广东”新风尚
志愿者们通过展示讲解、趣味问答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引导孩子们亲自体验垃圾分类智能设备,直观感受科技便利生活、助力环保的生动实践,深化垃圾分类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环保意识。


“我今天太开心了,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机器人,还收到了大学生姐姐们现场制作的3D打印小玩具!希望哥哥姐姐们下次还能来。”“我也想要一个机器人,能教我写作业、陪我玩!”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兴奋地分享着感受。
课业辅导,查漏补缺助冲刺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志愿者们紧扣复习重点和常见难点,分组开展辅导计划研讨,分年级为九联村的中小学生们制定了期末冲刺课业辅导计划。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与孩子们进行了精准结对,针对不同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科弱点开展1对1精准辅导。




辅导过程中,志愿者们采用讲解、提问、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查漏补缺,针对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问,逐一耐心解答,并适时给予鼓励,增强孩子们的学习信心,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且温馨,孩子们逐步攻克学习难点,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心灵“冰壶”,释放压力树信心
为缓解孩子们普遍存在的期末考前焦虑情绪,引导孩子们正确释放压力,树立信心,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旱地冰壶”心理团辅活动。在志愿者的组织下,孩子们分组竞技,与队友合作讨论策略,琢磨投掷冰壶的力度与方向。互动过程中,孩子们专注投入,备考的紧张情绪逐渐消散,现场欢笑声不断。


每轮挑战结束后,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分享感受,鼓励他们将游戏中团队协作、研究对策等经验迁移到学习中。“克服数学难题就像投冰壶一样,找准方向和方法就能成功!” 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分享道。此活动将心理疏导与沉浸式游戏结合,有效缓解了孩子们的考前压力,助力他们以更自信、从容的心态迎战期末考试。
此次活动,是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响应“百千万工程”部署,将“纵向帮扶”与“双百行动”有机结合,发挥高校智力与人才优势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志愿者们将前沿科技带到乡村少年身边,将暖心服务送至村民家门口,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挺膺担当、奉献社会的青春风貌。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探索长效帮扶机制,为武江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