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关于转发《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的通知》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6-24    浏览次数:

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根据《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的通知》(https://www.cac.gov.cn/2025-05/30/c_1750315537451066.htm)文件要求,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举办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现将大赛有关要求内容转发如下:

一、大赛主题

数智赋能 强农兴村

二、大赛时间2025年5月至10月

三、大赛设置

(一)大赛赛程

大赛赛程分为初赛、复赛、决赛。

1.初赛:由各省(区、市)网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推荐入围复赛作品,原则上每省不超过7个(入围复赛作品总数原则上不超过200个)。

2.复赛:由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入围复赛作品进行评审,按照打分高低评出入围决赛作品21个,优胜奖不超过30个,其他奖项若于。

3.决赛: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特邀嘉宾等对入围决赛作品进行评审,参赛队伍现场答辩,现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2个。

(二)参赛对象

大赛秉持开门办赛原则,面向全社会开放,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鼓励农村基层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赛。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可参赛。

(三)大赛组别

所有参赛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须以单位名义参赛,可多家单位联合参赛:B组以团队名义参赛。具体参赛资格要求:

1.A 组:所有参赛单位(企业、事业、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应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或依法设置。从事数字乡村领域相关业务或具有相关项目实践经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运作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如多家单位联合参赛,须明确参赛牵头单位。

2.B组:所有参赛人员应为年满18岁的自然人,从事数字乡村领域相关工作作或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能力,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以团队名义参赛,团队成员3-5人,并明确团队负责人,团队名称需符合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相关规定。

(四)赛道设置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大赛立足数字技术在“三农”领域的应用,突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设置以下5个赛道。

1.乡村数字富民产业赛道:聚焦数字技术在助力传统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电商、农文旅融合、乡村新业态等领域的应用。

2.乡村数字治理赛道:聚焦数字技术在农村智慧党建、“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村务管理、社会综合治理数字化、智慧应急等领域的应用。

3.乡村数字惠民服务赛道:聚焦数字技术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信息无障碍、农村数字金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应用。

4.乡村数字文化赛道:聚焦数字技术在乡村网络文化产品创作、文化文物资源数字化、传统村落保护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文化设施数字化改造等领域的应用。

5.智慧美丽乡村赛道:聚焦数字技术在农业投入品数字化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等领域的应用。

(五)注册报名

参赛者应通过大赛官网(http://szxc.cfis.cn/)注册报名。报名时按规定提交所需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即报名成功。如多家单位联合参赛(A组)需提供每家单位的盖章声明。报名成功后,原则上不可再作任何修改。

报名有关要求:

1.参赛者报名信息须准确、真实、有效。一经发现弄虚作假,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2.参赛人员不得为失信被执行人,不得存在重大税收违法失信行为,不得在政府采购中存在严重违法失信行为。

3.参赛者应接受参赛当地省(区、市)网信办或大赛组委会包括参赛项目知识产权审查在内的尽职调查,审核未通过的参赛者将不能参赛。

(六)作品提交

报名成功后,应根据所选择的赛道按时提交参赛作品(可在大赛官网下载参赛说明及相关模板)。每个赛道仅可提交1个作品。A组同一参赛主体最多提交3个作品,B组同一参赛主体仅可提交1个作品。作品经组委会审核通过后,原则上不可再作任何修改。参赛作品有关要求:

1.参赛作品须保证原创性,不违反任何相关法律法规,不侵犯第三方任何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如仅拥有参赛作品部分知识产权,应提供其他所有权人授权参赛证明)。一经发现或权利人提出并查证,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2.参赛作品应作脱敏脱密处理,内容不得体现参赛者联系方式。

(七)奖项设置

1.优秀作品奖。参赛作品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颁发奖金或奖品、获奖证书。奖金总额87万元,具体如下:

(1)一等奖3个,奖金10万元/个,总金额 30万元

(2)二等奖6个,奖金5万元/个,总金额 30万元

(3)三等奖12个,奖金2万元/个,总金额 24 万元

(4)优胜奖30个,价值0.1万元的奖品/个,总金额3万元

同时优秀作品奖将获得以下赛事权益:

(1)案例推介:获奖作品将入选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编制的优秀作品集,并通过数字乡村共建共享平台等进行宣传推广

(2)宣传展示:获奖作品可在大赛媒体渠道进行展览展示宣传报道和服务推介。

(3)产融对接:将为进入决赛的参赛者提供产融合作对接机会,为与产业投资基金、央企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银行等合作提供对接渠道。

(4)供需对接:将为进入决赛的参赛者提供供需对接渠道促进资源对接,助力参赛者拓展市场。

(5)交流学习:获奖作品的团队有机会参与大赛组委会举办的政策宣贯、成果转化等活动。

2.特别奖项。视情对具有一定创新性、社会影响力和行业引领力的参赛作品进行奖励。具体种类和奖项名称待定,总数不超过20个,颁发获奖证书。

3.优秀组织奖。对在作品征集和赛事组织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省(区、市)网信及农业农村部门授予优秀组织奖(综合本省参赛作品数量、获奖作品数量、宣传报道情况等考虑)。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优秀组织奖数量,颁发获奖证书。

4.突出贡献奖。对积极参与大赛、支持举办赛事的单位授予突出贡献奖。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突出贡献奖数量,颁发获奖证书。

5.注意事项。对于经查实违反参赛规则的获奖者,组委会保留收回或拒绝授予其奖项的权利。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四、时间安排

大赛包括赛前动员报名、初赛、复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四个阶段。

(一)赛前动员报名阶段

6月,参赛者统一在大赛官网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并提交作品,组委会将对参赛者资格和参赛作品等进行初审。

(二)初赛阶段

7月,由各省(区、市)网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完成初赛,组织推荐入围复赛作品。最终入围复赛作品将通过大赛官网对外公示。

(三)复赛阶段

8月-9月,由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入围复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优胜奖和入围决赛作品,评选出优秀组织奖、突出贡献奖。入围决赛作品将通过大赛官网对外公示。

(四)决赛及颁奖仪式阶段

10月,在河北邯郸举行决赛,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等对入围决赛作品进行现场评审。决赛次日举行颁奖仪式,邀请获奖选手代表参加。决赛及颁奖仪式阶段,将组织大赛获奖团队和有关政府部门、专家、投资机构等举办见面会、专家座谈会等。

五、为便于统计全校参赛情况及向参赛团队出具参赛证明,请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收集参赛项目创业(商业)计划书并填写报名情况汇总表(附件),以二级学院/部门为单位,于6月30日17:00前将以上材料发送至sgxycxcyxy@sgu.edu.cn。

六、咨询方式

若对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有疑问的,可咨询大赛组委会张家铭(联系电话:17600510717),或联系创新创业学院韩老师(电话:8123956),地址:明德区育德楼(创新创业大楼)206室。


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