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校友工作 > 正文

校友风采事迹——奋斗的青春最绚丽

发布人: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发布日期:2023-06-05    浏览次数:

感谢母校,选择让我这名普通校友畅谈体会。我是刘金球,曾是韶关教育学院化生系化学专业的一名普通专科生,现是一名平凡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没有辉煌的业绩,也不具有感人至深的先进事迹。也许有一点可以分享,那就是我有过始于母校的梦想,有过艰辛的奋斗,并也有幸获得过自己所追求的些许进步与成功。

我出生成长在贫农家庭。母亲不识字,父亲识字不多,但父母勤耕勤种、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一直熏陶着我,激励着我。中师毕业后,我在山区边任教边备考,有幸进入母校就读。在母校的两年,是快乐、丰收的时光。那时,同学风华正茂,教师亦师亦友,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开阔了视野,收获了珍贵的友谊。那两年,也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从一个爱思考却不知明日何去何从的迷茫青年,逐渐找到了发展方向,梦想越来越明晰,人生有了奋斗的着力点。从母校毕业后,我继续工学结合,一年后顺利考入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本科插班生)学习,1994年以优秀成绩毕业分配到原广州大学担任辅导员工作,实现了自己学业提升的阶段目标。

在广州大学工作的二十多年里,我经历了从紧张应对、被动做事到从容笃定、主动开拓的成长历程。我没有凌云壮志,但有责任心、上进心。二十多年来,我谨记母校教诲,虚心学习,不忘“充电”,取得了在职研究生学历,增长了一些知识。同时,立足学院、党委办公室、科技处、发展规划处等多个部门、多个管理与服务岗位,以积极的心态履职尽责,踏实做事,曾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政治辅导员)等称号。回看这段路途,虽总体平坦,却充满挑战。特别是刚踏入单位工作,从基层到机关、从党务到行政等工作岗位变动初期,每每需要倍增勇气与信心,需要倍加努力、坚持奋斗、迎难而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这段岁月中,有一段奋斗经历最难忘。我是一个从小直至母校毕业时都还是最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理科偏科生。2002年,我被调至学校党委办公室工作,几乎天天都要跟文字材料打交道,起初连简单的请示报告、会议纪要都无从下笔,更别说起草重要材料了。但我深知撰写文稿材料是自己的职责任务,必须完成好,那时内心倍感紧张。庆幸的是,同事一直鼓励、帮助我,特别是部门领导乃至校领导逐字逐句、逐段逐篇为我修改并解释、点拨,而我也自觉坚持利用晚上及周末时间加强学习与积累,渐渐适应了工作要求。经过三年多的磨炼,我取得了自己意想不到的进步,校党委各种重大材料的撰写与组织都能自如应对,文字工作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回顾青春年华,总是挥洒汗水、艰辛奋斗的时光最难忘,也最美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希望学弟学妹们立足新时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弘扬“立志、崇德、勤学、创新”校训精神,努力谱写自己绚丽的青春赞歌。

感恩母校,育我成长,赋予我前行的动力。今后,我将继续在平凡岗位上努力作出应有贡献。衷心祝福母校办学事业蒸蒸日上!祝福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友情链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广东省教育厅 中国化学会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韶关学院

版权所有:韶关学院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