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准备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5〕10号)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文件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是评估专家进校考查的内容之一。为了全面掌握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情况,总结教学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迎接审核评估,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于2017年11月11日—30日组织校内专家对2017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和2016-2017学年度各本科专业的公共课程的考核材料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检查范围
为加强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及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需要,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每学年末组织专家组对当年度毕业论文(设计)、试卷进行检查,已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两项工作规范,提高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今年首次启动课程考核材料专项检查。课程考核材料是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参照物,是过程培养的重要证据。随着专业评估、专业认证、学分制改革等工作的推进,人才培养越发重视过程材料的收集,注重持续改进的效果。因而,课程考核材料专项检查既是对教学工作有效性、规范性的及时诊断,也是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必然要求。课程考核材料专项检查对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学年所有课程的所有类型考核方式进行了抽查,覆盖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和考查类考核方式,试卷、小论文、作业、报告、作品等考核材料。
二、检查方式
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专项检查专家组、课程考核材料专项检查专家组由我校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库专家组成。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由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工作人员随机抽取,专家组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对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进行检查;课程考核材料专家组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每个小组负责检查3-4个学院,由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工作人员随机抽取课程,被抽中课程三个学年的考核材料均接受专家组检查。
为确保专项检查评分的公平、客观、公正,采取以下措施:
1、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检查评价均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操作性强;课程考核材料从形式、内容、规范等方面设置了六大主要问题,针对性强;
2、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检查采用专家背靠背的评分方式,每位专家分别负责1-2个项目的评分,总分由评估中心进行统计;每位专家就所负责的项目对所有二级学院进行评分,实行横向比较,使评价结果更具可比性和有效性;
3、课程考核材料检查各小组组长召集专家组成员进行集中讨论、总结、汇总,填写《韶关学院2017年课程考核材料专项检查报告》,确保检查结果客观、真实、有效。
4、所有专家的详细检查记录均已存档,可以随时查阅;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进行整理之后将专家意见反馈给各二级学院。
三、检查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的主要内容为管理过程、选题质量、写作规范、评阅答辩、资料归档等五个方面;公共课试卷和专业必修课试卷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试题质量、卷面质量、试卷评阅、试卷归档等四个方面;课程考核材料专项检查主要内容为近三年试题重复率、命题与课程标准符合度、考核形式的多样性、考核材料的有效性、考核方式的科学性、补考卷和返校补考卷与近三年试题难易区分度等方面。
本次专项检查,共抽查了193位教师57个专业182个班级176门课程的197本试卷和440位教师55个专业545篇论文及2016-2017学年176门课程对应的近三年课程考核材料。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均涉及全校所有本科专业。
四、检查基本情况
(一)毕业论文(设计)
各二级学院较为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均成立了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小组,按学校要求制定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大部分计划松紧适宜、留有余地、富于弹性、科学合理、灵活有效。指导教师及学生选题汇总表信息完整,大部分二级学院指导教师资格及指导学生人数符合学校规定。大多数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表格符合审批程序,有签名,各项材料填写时间较规范。抽查到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均能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题目难易较为适中,能较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大部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的重复率低于30%;大部分论文(设计)的中英文摘要能够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各要素齐全;大部分论文(设计)结构合理,撰写规范,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各二级学院管理过程较为规范,资料归档整体良好。
在18个二级学院中,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文学院等二级学院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成效显著,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较好。
另外土木工程学院、体育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和文学院的指导教师资格、指导学生人数较好的符合要求;经济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法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各项运行材料按规定按时提交的情况较好;土木工程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严把论文查重,无严重抄袭情况;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论文中英文摘要符合专业摘要模板与程式,比较规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统一规范的摘要模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考核评议书规范、完整,答辩资格审查严格;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育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答辩材料较完备,档案袋各项材料齐全,填装整齐有序,封面填写规范,信息真实完整。
(二)试卷
各二级学院重视考试工作,加强考试及试卷工作的管理,较好地保证了各门课程的试题质量。大部分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当,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大部分卷面质量较好,试卷文字与插图基本工整、清楚、准确,试卷无大的错误,试卷学年、学期、二级学院、专业、课程名称、A或B卷等各项信息齐全;大部分课程试卷提供的评分标准较为科学、合理、规范,教师阅卷评分严格、公正、无误,分数统计准确,试卷分析翔实;教研室、二级学院审核人意见、签名和阅卷教师签名基本齐备;绝大部分试卷装订规范、美观,各项归档材料较为齐全。
在19个教学单位中,土木工程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的试卷在试题质量、卷面质量、试卷评阅、试卷归档等方面做得较好,试卷质量较高。
(三)课程考核材料
课程考核形式有闭卷、小论文、作业、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制图、作品等多种形式,总体上考核材料有效、考试方式较科学。课程考核形式比较稳定,有的课程能够根据教育趋势适当调整考核形式。大部分课程考核命题基本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补考卷和返校补考卷能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卷考试课程的试题基本上能考查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基本能够能达到逻辑训练、知识运用的目的。非试卷型考核形式基本符合本课程性质及课程标准。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公共课试卷和专业必修课试卷检查的整体情况较好,但在检查过程中仍然发现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中存在着较多问题,现将主要问题简要归纳如下:
(一)毕业论文(设计)
1、管理过程
⑴工作计划的格式不统一,评审打分标准较乱;个别学院的工作计划方案时间太早,不够合理。
⑵有的专业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排列不整齐,同一名指导教师在同一专业中四处出现;多数学院的指导教师资格和指导学生人数情况不符合规定,教师指导学生太多,最多指导学生数达22人,且有部分助教独立指导学生,有的助教指导学生数高达14人。
⑶有些任务书填写时间存在逻辑错误,不够规范。个别论文的任务书时间进度完成照搬前一年的时间,个别论文的任务书上二级学院审核意见签名时间与进度时间不一致,个别论文的任务书上的起止时间有误、与论文中所写时间不相符,个别任务书进度时间与评议考核中论文(设计)起止时间不一致,考核书上教师评阅意见没有写上时间。
⑷各项运行材料未按时提交,有些学院的部分材料推迟3个月以上提交,个别学院的个别材料缺交。
2、论文质量
⑴部分毕业论文的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契合度不高,选题范畴出现偏差,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背景存在一定差距。
⑵个别学生毕业论文封面上的题目和正文的题目不一致。⑶个别学生论文工作量较轻,正文只有5页,最多4500字,没有达到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中规定的5000-10000字的要求。
⑶个别选题题目偏大,有待提炼和细化。
⑷论文重复率高于70%的学生仍存在,仍然存在严重抄袭情况。
3、写作规范
⑴个别论文的中文摘要过于笼统简略,观点不清晰,有漏字别字、口语化、文句不通顺等错误;有些学院的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和标题机译痕迹明显,有较多语法错误和标点错误,翻译冗余,关键词之间未用分号间隔开来,不严谨。
⑵有些论文结构单一、不完整,个别论文缺失致谢部分;有的论文目录结构、格式不规范,存在缺失参考文献、致谢的错误;较多学院的一些论文存在文题不符,格式混乱,语句不通顺的情况。
⑶论文格式基本规范,有些论文有错别字,个别论文的封面与正文的题目不一致,有的缺少致谢。
⑷有些论文图表不够规范。有的论文图表标题不统一,格式有乱码;有的论文使用的图表为截图,没有注明来源,有抄袭之嫌;部分论文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文献引用的格式不规范;有的论文公式图表有些是乱码。
4、评阅答辩
⑴考核评议书填写不规范。大部分学院毕业论文的评议考核书没有按照A3规格要求打印,表格格式不统一。有些学院对考核评议书封面的字号没有要求,字号格式凌乱,表格里的日期有明显的逻辑错误。个别论文的教师评语过于简单,寥寥几个字,不够严谨。有的学院评议考核书表格没有二级学院意见、盖章和日期。部分评议考核书封面的专业班级没有写班级或者专业。
⑵部分论文评语直接套用表格中的模板,缺少个性化表述。有的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意见由学生代写,签名和意见字体不一致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审阅意见和评阅意见未明确是否同意答辩。有的评阅意见过于简单或不符合相关规定。
⑶有的论文审阅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完全一致,有的审阅意见和评阅意见与得分明显不一致。有的论文审阅成绩和评阅成绩相差较大,最多的相差17分。
⑷答辩委员会的个别老师的评语写的不够全面,过于简单。个别的答辩委员会的评语为学生代写,甚至签字也由学生代签,不符合规范。
5、资料归档
⑴部分论文档案袋信息填写不完整,有的封面上的专业名称不统一,封面信息填写错位或不完整,有的档案袋封面与袋中材料信息不一致,填写的份数不对应,
⑵个别专业没有填写目录清单。
(二)试卷
1、试题质量
⑴有的试卷部分试题的题型、分值比例与该课程的课程标准不符合。有的试卷名称与课程标准不符。
⑵个别试卷题型多样性略显不足,题型单一,有的题型分类不科学。
2、卷面质量
⑴试卷封面装订格式和要求有待规范。有的封面上缺少专业、课程、科任教师或份数等信息,有的课程名称、班级名称错误。
⑵试卷抬头的信息有待完善和补充。有的试卷缺少第几学期、学院名称、AB卷、专业、班级等信息。
⑶试卷抬头后面的备注有待完善。有的没注明考试时长和总分,有的没注明试卷所适用的专业。
⑷试卷页脚的课程名称和页码有待完善。有的试卷页脚部分缺少课程名称和页码标识,有的页脚内容太长,如出现“201X-201X学年第X学期期末考试试卷《XXXX》”。
3、试卷评阅
⑴有的试卷存在无评分量化指标或评分标准不细致、不规范等情况。有的课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不规范,参考答案写的是“略”。有的试卷综合题未给出具体量化分值,有的未给出每个具体得分点分值。个别长篇大论的主观题,只有一个分数,没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有的试卷各知识点给予分值较为随意,权重比不科学。
⑵有的试卷的评分标准不够细化,一些答案直接拷贝自网络,字体忽大忽小,图形模糊,整体也不够美观。
⑶少数试卷分数统计比较随意,未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进行试卷批阅,涂改的情况比较明显,个别分数字迹潦草。存在一些批阅不规范的问题,如错题没有打×,而是用 /;有的试卷除了给定的分数未见任何批改痕迹;有的评分、记分不统一,记分错误。
⑷少部分试卷评分栏没有签名。
⑸各学院均存在个别教师分析过于简单和程式化的现象,抄录提示语,分析针对性不强,反思不足。
⑹个别试卷签署意见和签名有使用盖章现象,有的教研室只签名,未签署意见,有的二级学院意见栏空白。教研室和二级学院意见普遍简略,多数只写“同意”二字。
4、试卷归档
⑴部分试卷装订欠美观,比较凌乱,不整齐,有的试卷多个班级装订在了一起。
⑵个别学生成绩录入有误,试卷上的分数与成绩记录册分数相差10分。
(三)课程考核材料
1、课程标准
⑴课程标准的撰写规范值得注意,课程标准必须对该课程有一个完整的、具体的描述。很多课程标准没有标注适用哪些专业的学生。有的课程标准没有最新修订的日期,无法判断其内容等是否过时。有的课程标准对考核方面无具体描述,有的课程选用考核方式与课程标准不符。有的课程标准不严谨,考核形式前后矛盾,缺少试卷题型和分值。
⑵课程标准符合度需进一步提高。有些课程试卷的考试题型、分值比例、考试内容等与课程标准不一致;有的课程标准上的课程名称与试卷上的课程名称不一致,或试卷上的课程名称与人才培养方案上的课程名称不一致;有的课程标准中试题总分设置有误,总分只有90分。
2、重复率
⑴近三年课程试卷重复率。部分课程近三年试卷重复率超过30%,有个别课程有两年的试卷重复率为100%,有个别课程的部分试题两年重复率为100%。有个别学院被抽查到多门课程试卷近三年重复率偏高。有的闭卷考试部分题目基本一样,只是变换了数据。检查发现,不同学年度同一门课程,如果是同一个老师出试题,重复率偏高的概率较大。狠抓重复率问题的同时,需进一步推进教考分离,加强试题库建设。
⑵B卷重复率。这次B卷与A卷存在重复题现象,有的学院这学期课程A、B卷的重复率超过60%;有几个学院的课程这次B卷与前一年的A卷或B卷的重复率达到100%。
⑶有的补考卷和返校补考卷与A卷重复率较高。
3、考核方式
⑴科学性。有的课程考核方式不适应课程性质,如有的专业核心课选用“考查”方式有待商榷。试卷考核机械识记的题量仍有较大比例,难以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发散、拓展、迁移的能力。有些开卷考试课程试题中的客观性题目较多、比重偏大。有的课程选用实验报告考核方式,但两年的实验报告项目很少,且学生选做的实验项目雷同,较难真实反映学生掌握情况。有的课程试卷部分试题分值过大,不够科学。
⑵有效性。不少课程近三年来考核的内容、题型大同小异,还有不少题目来源于网络,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真实学习效果及水平,显示任课教师在考核方式的科学性、规范性上仍有不足,考核材料的有效性有一定折扣。非试卷型考核方式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考察稍弱。部分试题的类型基本维持不变,主要靠记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⑶规范性。A、B卷之间的题型、分值比例不一致。有的试卷共6题,计分表安排为7题。非试卷型考核方式规范性需进一步加强,如有的实验项目名称不统一,每个学生填写的名称不一致,实验报告写作不够规范,作业存在应付的情况。
⑷多样性。课程考核的形式不够多样化,一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较单一,且常年无变化;有的课程考试试题题型较局限,仅仅限于几种题型,且近三年变化不大。
4、成绩评定
⑴许多课程的课堂考核及成绩记载随意,缺乏平时的考勤和作业批改记录信息,平时的课堂管理有问题。有的理科课程一学期作业只有3次批改记录。
⑵有的课程平时成绩给分随意性较大,基本是95、96分;有的课程平时成绩未见任何记载和依据,均给出98分的平时成绩。
⑶非试卷型考核方式无具体的评分标准、成绩表、考核情况分析(试卷分析)、教师批改痕迹等基本要素信息。
⑷有的课程考试成绩没有正态分布,有的课程平均分和及格率过高;有的课程学生试卷分极低,而最终总评成绩及格。
⑸有的试卷质量分析表述存在多个班级基本相同,考试质量分析简单。
5、课程考核管理
⑴加强对非试卷型考核的检查,加强对作业课程,特别是论文、作品的监督。有的学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完全雷同,且下载迹象明显。有的学生上交的论文有的手写有的打印,格式也不够统一。
⑵部分课程名称与试卷标识的课程名称不统一,试卷封面无班级信息,材料归档不够规范。
⑶通过作业、论文等非试卷考试形式的考核方式均无考核分析。小论文形式考核学生,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
⑷有的课程近三年考核材料不完整,没有看到课程标准。
⑸有些补考卷改卷用黑色笔,不够规范。
⑹有些补考卷卷面成绩分数与成绩上报单上不一致。有的返校补考试卷相对比较简单容易,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5、其他
⑴有个别课程的课程标准缺失。
⑵个别学院对课程考核材料检查工作不够重视,一些课程的课程考核材料不齐全,有的课程标准不对应,有的检查时没有提供准确的课程标准,由后面替换。
毕业论文(设计)、考试和课程考核工作是确保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把专家组的检查意见反馈给每一位教师,并按照反馈意见认真进行改进,进一步加强毕业论文(设计)、考试和课程考核工作各方面的管理,常抓不懈,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2018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