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师范院校纵向帮扶欠发达地区“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部署,11月18日至22日,由我校和韶关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我校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和文学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承办的纵向帮扶韶关市“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教师培训——基础教育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骨干教师专题培训(中学)在我校顺利举办,来自韶关市各中学的198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开班典礼现场
11月18日下午举行了开班典礼,主会场设在蔡志明楼七楼智慧课室,分会场设在知遇楼402、408、410课室,通过网络同步参与。我校教育学部主任兼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周思海在欢迎辞中向学员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以及开展纵向帮扶韶关市“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的情况,并鼓励学员提升数字素养,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秉健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并对学员们提出具体要求,希望他们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数字教育先行者,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韶关市第十三中学的教师杨思淇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表示将好好珍惜本次学习机会,用心感悟,潜心研究,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展示韶关市教育者良好的形象。

部分专家风采
本次培训为期 5 天,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解读、国家智慧平台创新应用策略、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化课题申报及成果提炼等多个方面。培训邀请了上超望、 周建军、 李鹏、闵耀成等多位在教育数字化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 为学员 授课。专家们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字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提升数字素养的具体路径。 其中,AI赋能下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成为此次培训的一大亮点。专家们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培训还特别设置了数字化资源开发与教学工具使用策略的专题课程。

课堂互动
通过现场演示、互动问答和实操练习,学员们不仅学会了数字化资源的获取、加工和整合方法,还掌握了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提升课件制作水平和教学效率。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培训不仅让他们对数字素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身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和教学能力,为推动韶关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班合影

2班合影

3班合影

4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