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不会自动变为现实,只有坚持和努力,才会让梦想实现。---题记

选择很重要,不要自己盲目决定
2022年3月,大三的第二个学期一开始我就确定了要考研,虽然高考时数学考到了126还不错的分数,但是因为高考之后就去参军入伍,两年没有学习,加之大学的数学所学的线性代数和高等数学刚好又是我高中时就不擅长的内容,所以考研择校时就把所以需要考数学的专业给避开了。一开始选择了西南大学的学科地理,因为自己有“大学生退役士兵专项计划”,分数线会相对较低,所以想冲一下名校。
资料买了一堆,已经开始学习,但那时候还不是很懂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后面有老师问我有没有读博的打算,我说有一点,要看自己之后的学习和发展,老师说专硕不好读博。我就找了学院负责考研工作的老师去咨询择校,老师根据我的情况和相关的优惠政策,最后确定了湖南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学。而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没有错,在我边进行教育实习边准备考研的时候,湖南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只有两本专业课参考书,真的让我复习的时候感觉到压力小很多。反反复复的把两本书背很多遍,最后再扩充一下热点内容就能把专业课考一个不错的成绩,虽然跟其他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最终还是成功上岸啦!
抛弃无谓的抱怨,让自己静下来
2022年4月,确定了目标院校和专业我就开始了学习,不过那时的学习并不能全心投入,一是我还在学院担任学生工作,只能利用碎片时间去背单词、根据考纲把专业书过一遍。二是临近毕业季,资料很多、档案很多,要对毕业的师兄师姐负责,把他们的档案充分的准备好,所以有一个星期是完全没有学习,但是我认为只有把工作搞完了,才能真正的让自己投入学习。
其次是学院的考研自习室距离宿舍较远,走路过去差不多要20分钟左右,不过自我决定去那里备考开始,我就从不觉它离得远。因为我知道,大学三年期间,我过得比较安逸,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没事就玩手机、追剧,我在宿舍、或者在其他地方是静不下心去学习的。所以我把明天来回的路上当作是让自己的沉淀,早上去的20分钟背单词,晚上回宿舍的20分钟回想一天的学习,就这样一天天的坚持下来。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嫌远、嫌空调太冷、嫌板凳不舒服,嫌弃到最后放弃了考研。
把握时间,调整好心情
考研期间的时间流逝很快。在2022年9月至12月期间,我开始了自己的教育实习,同时担任实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实习期间与本校老师和实习学校之间老师的沟通和工作安排。自己还要进行初中地理的教学和实习班主任的工作,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实习学校的运动会、学生社团、学生演出等工作中,时间可以说是所剩无几,而我本身也是一个责任感比较强的人,做不到对这些事情放任不管只顾考研学习,好在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实习班主任工作都是与其他实习生共同负责一个班,就可以一人轮一天。所以那段时间就是7点洗漱之后去看早读、带课间操、送学生放学出校门、写教案和班主任工作手册,实习期间写了将近40篇听课记录、6篇教案、开了8次班会、进行很多次试讲。除了这些,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时间了,晚上6点之后几乎就可以长时间学习了,一直到12点多再去睡觉。办公室的老师经常问我怎么不出去玩、怎么十一放假也不出去,我就回答说,等我考上研究生吧,到那时候还会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去看看我们的世界。
考研期间个人的心情和心态也很重要,我很庆幸,那些我可以说说话的朋友和家人都在无条件的鼓励我,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当然,在这期间我也并没有把自己困在学习中,继续参加足球比赛和训练、晚上去跑步、偶尔也跟好朋友拍照片,总之,考研是需要很大的努力和付出,但是考研不是禁锢,适当的放松非常必要。
坚持很难,但做到很酷
最后,考研期间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我感动和自我欺骗,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分数会说明一切,要学会反思,把书合上自己能不能对内容进行复述。同时考研复习期间严禁思考会有多少人报考这个专业、别人学到了哪里、今年的分数线是多少,这些是身为考生的我们就算思考也不会有改变的事情,并不会因为我们的焦虑报考人数就少了、别人学的就慢了、分数线就降低了。所以决定了考研,那就沉浸在复习的节奏中,不管报考了多少人、不管别人学的如何、不管分数线如何变化,只要自己的分数够了,就没什么好担心的。坚持很难,但做到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