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科核心素养,旅游与地理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专业33名学生在李忠云和毛兰花两位老师带领导下于2025年5月12日至16日赴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与江西省赣州市开展为期5天的跨省区域地理综合实习。本次实习以“自然-人文耦合视角下的区域地理系统认知”为主线,通过多尺度、多要素的实地考察,系统训练地理考察技能,巩固区域地理知识,培养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在南雄市,通过实地考察广东南雄恐龙省级地质公园多个地层剖面的岩性及构造特征,分析南雄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观察南雄红层保存的化石出露,分析南雄盆地的生物演化及其古地理环境意义;同时调查了实习区植物群落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和主要土壤类型,分析了当地适合黄烟种植的地理条件;还实地考察了梅关古道及珠玑古巷,探讨和分析了其历史文化意义。

观察红层岩性剖面

观察红层K-Pg界线剖面

在地质公园苍石寨合照

调查南雄盆地与周边山地及植物

在珠玑古巷前的合照

在梅关古道合照
来到赣州后,实习重点转向人地关系与城乡空间结构研究。在宋代古城墙与福寿沟遗址,师生运用相关地理学方法,解析了古代城市防洪系统的空间适应性智慧;还调查并分析了赣州市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深入调查分析了南康区家具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此外,也开展了对赣州城市万象城商圈的布局和建设、赣州城市聚落空间结构特征,以及赣州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和赣州城市公园的分布等的差与分析;最后调查了卢屋古村落,分析了古村落文化及其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师生实地考察赣州宋代古城墙和浮桥

师生参观福寿沟博物馆的合照

师生调查南康家具城的合照

学生调实地查赣州城市公园布局

学生实地考察赣州万象城商圈区位

学生实地调查唐江传统古村落
在外出实习考察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自然地理六大要素、人文、区域地理等所学知识以及考察的各个地点,围绕南雄市的红层、地质构造、恐龙脚印和南雄盆地的演化等从自然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围绕赣州市的客家文化、城市公园布局、商圈布局、宋代古城墙及福寿沟水渠工程等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研讨,并于5月23日召开了实习总结大会,各实习小组汇报相关成果。本次区域综合实习实现了空间尺度上突破行政边界构建自然地理单元整体认知,学科维度上贯通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系统联系,为更好地培养了地理科学专业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小组关于赣州万象城商圈的布局逻辑与区域影响的汇报

第二小组关于赣州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的多维考察汇报

第三小组关于恐龙脚印和蛋壳留存在南雄的自然条件分析汇报

第四小组关于南雄盆地自然地理演化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