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寻美而行 向艺而生 ——乐昌市中小学研学团走进韶关学院,共绘美育教育新图景

日期:2025-03-21  李四根  点击:[]


春日的韶关学院,万物生机盎然。3月20日,乐昌市140余名中小学生带着好奇与期待,踏入了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大门,开启了一场以“美育浸润成长,艺术启迪未来”为主题的研学之旅。这场跨越城乡、链接大中小学的实践行动,不仅是一次艺术技艺的探索,更是一场关于生涯启蒙与心灵成长的深度对话。

当传统工艺遇见少年巧思:扎染里的“破界”美学

在学院扎染工作室内,蓝靛染料的清香氤氲升腾。孩子们坐在扎染台前,指尖翻飞间,白布被皮筋、扎绳捆扎出万千形态。浸染、氧化、拆解——当一幅幅晕染如烟霞的作品在惊呼声中展开时,传统扎染技艺的“偶然之美”与少年天马行空的创造力碰撞出火花。“原来一块布可以讲述这么多故事!”一名初中生捧着自己创作的“星空纹”围巾,眼神发亮。这种打破课本边界的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美学原理化作指尖可触的温度,更悄然拓宽了孩子们对“艺术”二字的认知疆域。

大学课堂的“降维启蒙”:从技艺到生涯的阶梯

研学团队深入美术与设计学院粤北文创手工艺实践工作坊,与美术专业师生共制文创手工艺品。在工作台前,大学生手把手教授蓝晒文创主题书签技巧;美术与设计学院特别设计的“微课题”环节,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件主题作品,从设计构思到落地呈现,完整经历艺术创作的全流程。“原来设计师不仅要会画画、写字,还要懂材料、会计算成本。”一名学生说道。这场“降维式”的大学课堂初体验,将职业认知的种子埋进少年心田,让生涯规划从模糊的概念化为具象的图景。

教育生态的“破壁融合”:一场城乡对话的双向奔赴

作为粤北地区重要的美育资源枢纽,韶关学院此次向县域中小学敞开大门,构建起“高校-中小学”美育共同体。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团队特别开发了适合中小学的课程包,既保留一定的专业深度又兼顾趣味性;而乐昌学子带来的乡村自然素材与地域文化故事,也为学院的师生提供了鲜活的研究样本。“看到孩子们用山间植物做扎染灵感,我们也在反思如何让传统技艺更‘接地气’。”美术与设计学院张老师感慨道。这场城乡教育资源的互补共振,正成为促进美育教育向乡村延伸的创新范式。

后记:让美育成为照亮未来的光

离校时,每个孩子都带着一份自己制作的扎染作品和蓝晒文创主题书签,也是绝大多数孩子自己亲手制作的第一份“艺术品”,同时也带着老师给他们传递的爱心:“一定要献给自己最爱的家人”。这场研学之旅,或许不会让所有孩子成为艺术家,但它已在城乡教育鸿沟上架起桥梁,在少年心中播下“美”的种子。当教育不再困于分数与围墙,当成长被赋予更多元的可能性,那些被艺术点亮的目光,终将照亮更辽阔的人生旷野。

接下来,美术与设计学院将持续开放研学通道,将乐昌中小学的研学之旅打造成一张名片,让更多的乐昌中小学的学子在研学之路上收获快乐的成长。

上一条:美术与设计学院赴武江区龙归镇社主村开展 “双百行动”工作调研

下一条:“樱”为有你,春意更美 ——美术与设计学院“三八”妇女节活动

版权所有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粤ICP备14094835号  地址: 广东省 韶关市 大学路  联系电话: 0751-8120136 邮编:5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