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韶关学院诚挚邀请海外优秀青年人才依托我校申报海外优青项目,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一、单位简介
韶关学院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是广东省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学校占地总面积2571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2万人,成人教育学生0.5万人。开设有文、理、工、农、法、管理、艺术、教育、经济、历史、医等11个学科门类,17个二级学院,70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点。
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合作院校。学校获全国对分课堂示范校、教育部“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获批“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教师教学发展指数连续5年进入全国新建本科院校40强。目前学校建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8个。建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二、申请要求
(正式申请时,请以《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为准)
(一)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学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到韶关学院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支持期内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申报说明
1.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韶关学院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按照2025年项目指南要求于规定时间登录信息系统进行在线申报(填报时间及具体要求参见2025年相关项目指南)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 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申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3.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韶关学院,由韶关学院审核后在线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
三、待遇及配套
(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00万-300万,期限3年。
(二)广东省配套资助:按入选人才实际情况提供额外配套资助。
(三)学校配套待遇。
1.聘用岗位:聘教授,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2.薪酬待遇:提供安家费(生活资助),参照高水平大学相应职位,根据具体情况“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为入选者提供使其潜心学术的协议薪酬。
3.住房安排:提供住(购)房补贴(具体面议),协住解决住房问题,可申请人才周转房。
4.科研经费:科研启动费根据实际需求面议。
5.团队建设:协助组建创新科研团队,在团队引进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保证在研究生、博士后指标。
6.实验办公空间: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实验空间。
7.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保障子女在本地优质学校入学(幼儿园位于大学校园内)。
四、申报流程
有意向依托申报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sgurscrsk@sgu.edu.cn,邮件主题请标注为“申报海外优青+姓名+学科”)。简历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论文、项目、专利和奖励情况等),收到邮件后我们将及时与您联系,达成申报意向后学校会与您签订意向协议,协助您完成后续申报。
项目申请信息系统地址:https://grants.nsfc.gov.cn/,填报时间及具体要求参见2025年相关项目指南。
五、联系方式
(一)学校职能部门联系方式
人力资源部联系人:黄老师,联系电话:0751-8120085,联系邮箱:sgurscrsk@sgu.edu.cn
科学技术部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0751-8120201
(二)二级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 | 联系人 | 电子邮箱 | 联系电话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薛院长 | 2684317481@qq.com | 0751-8120216,0751-8122997(院办) |
政法学院 | 韩院长 | 598621209@qq.com | 0751-8122996,0751-8121391(院办)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仲院长 | 1739975719@qq.com | 0751-8120222,0751-8120098(院办)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宋院长 | jiesong2004@163.com | 0751-8120080,0751-8120111(院办) |
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张院长 | 397012714@qq.com | 0751-8120119,0751-8120118(院办) |
生物与农业学院 | 陈院长 | 1966384645@qq.com | 0751-8121495,0751-8120123(院办) |
食品学院 | 朱院长 | 64969113@qq.com | 0751-8121429,0751-8120167(院办) |
体育学院 | 胡院长 | 278489773@qq.com | 0751-8121862,0751-8120125(院办) |
智能工程学院 | 李院长 | 653251849@qq.com | 0751-8120218,0751-8124913(院办) |
外国语学院 | 阚院长 | 76518430@qq.com | 0751-8120106,0751-8120070(院办) |
教育科学学院 | 王院长 | wangyancai123456@163.com | 0751-8886225,0751-8120160(院办) |
旅游与地理学院 | 李院长 | lihangfei1980@126.com | 0751-8121353,0751-8120241(院办)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黄院长 | 451601959@qq.com | 0751-8121397,0751-8120136(院办) |
信息工程学院 | 苗院长 | miaodecheng@sgu.edu.cn | 0751-8120115,0751-8121395(院办) |
商学院 | 应院长 | sgxysxy@sgu.edu.cn | 0751-8120191,0751-8120130(院办)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秦院长 | 969400915@qq.com | 0751-8120139,0751-8120138(院办) |
医学院 | 曹院长 | yxycao@126.com | 0751-8122873 |
重点实验室 | 钟主任 | 2557563933@qq.com | 0751-8122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