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简介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心,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也是粤北地区“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项目”示范中心单位。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3人,医师13人,拥有硕士学历7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理师6人,是一支以老专家为龙头、中青年为主要技术骨干、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梯队和合理专业结构的诊疗团队。消化内科在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早癌、胃肠动力、炎症性肠病、肝胆胰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内镜中心拥有先进的高清电子染色放大胃肠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十二指肠镜、高频电刀、13C呼气试验、胃肠动力检测等先进仪器设备,能成熟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常规开展消化系统“4E”技术即 EUS(超声内镜)、ESD/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黏膜切除术)、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和治疗)、EVL(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及各种内镜下微创手术。近年来随着电子染色放大内镜的应用,我科在消化道早期癌的精查技术也日趋成熟,内镜下的各项微创治疗技术也不断拓展。


专科特色:
1.超声内镜对消化道和胆胰疾病的诊疗技术的应用:特别适于粘膜下(或腔外)病变及胰腺疾病的诊断、消化道肿瘤的分期诊断、粘膜下病变和胰腺病变的鉴别诊断;
2.高清电子染色放大内镜及内镜下精查技术,内镜下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消化道早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粘膜剥离术(ESD)等;
3.胶囊内镜:用于小肠疾病的诊断;
4.胆胰疾病的微创诊疗(ERCP术、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良恶性胆道梗阻(狭窄)支架置入术;
5.消化道良性狭窄的扩张/切开,良恶性狭窄支架置入术、食管气管瘘覆膜支架封堵等;
6.内镜下胃造瘘术、内镜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7.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钛铗止血、电凝止血,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组织胶注射等
8.内痔微创治疗:内镜下内痔套扎术;
9.消化系统疾病无创诊断技术-13C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检测)
超声内镜(EUS)
当内镜插入体腔后,在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同时,可利用内镜下的超声行实时扫描,可以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主要适应症:
1.确定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起源与性质;
2.判断消化系肿瘤的侵犯深度及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3.胰胆系统肿瘤;
4.慢性胰腺炎;
5.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的鉴别诊断;
6.纵隔病变;
7.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栓塞治疗的效果。


高清电子染色放大内镜(ME)
通过在普通电子内镜基础上增加变焦镜头,使黏膜组织光学放大1.5~150倍的消化内镜检查方法。通过ME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腺管开口、微血管及毛细血管等微细结构的改变,有利于判断黏膜病变的病理学性质,明确病变浸润范围及提高活检准确性,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肿瘤诊断方面有独特优势,ME还可与色素染色、电子染色、高分辨率等技术结合,提高诊断效率。
主要适应症:
消化道黏膜病变良、恶性质的鉴别;
消化道癌前病变的内镜监测和随访;
内镜治疗前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的判定。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等黏膜疾病的辅助诊断。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利用注射和吸引或套扎等方法把扁平隆起性病变(早期胃肠癌、扁平腺瘤)和广基无蒂息肉等与其固有层分离,使其成为假蒂息肉,然后利用圈套或电切进行切除的技术。
主要适应症:
1.获取组织标本,用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的消化道病变;
2.切除消化道扁平息肉(<2cm)、早期癌和部分来源于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的肿瘤。
3.理论上讲无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较浅、以及采用内镜技术可以安全完整地切除的消化道局部病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在内镜下利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对食道、胃、肠等消化道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切除的内镜微创手术。通过该项技术完整地切除病变,并送病理检查以得到准确的病理诊断,对消化道良性肿瘤和早期消化道癌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主要适应症:
1.消化道早癌:局限在黏膜层和没有淋巴转移的部分黏膜下层癌,ESD切除肿瘤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2.消化道癌前病变;
3.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直径大于2cm的胃肠道宽基息肉和无蒂息肉。
4.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脂肪瘤、间质瘤、平滑肌瘤和类癌等,如位置较浅(来源于黏膜下层或固有肌层浅层以内),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如肿瘤较深(大部分瘤体位于腔外),可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切除病变。


胶囊内镜
受检者通过口服胶囊内镜,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主要适应症:
1.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经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者。
2.其他检查提示的小肠影像学异常。
3.各种炎症性肠病,但不含肠梗阻者及肠狭窄者。
4.无法解释的腹痛、腹泻。
5.小肠肿瘤(良性、恶性及类癌等) 。
6.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治疗
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RBD)以及胆胰管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
主要适应症:
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
临床、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支持胰腺或胆道疾患(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胆道蛔虫症等);
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原因不明的胰腺炎;
Oddi括约肌测压;
胰管或胆管的组织活检。

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的手术,可以满足各种原因导致吞咽困难或进食困难患者的机体营养需求。
主要适应症:
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正常,但存在吞咽障碍或不愿进食的患者,病程1个月以上。
1.吞咽反射损伤(多发性硬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脑血管意外),中枢性麻痹,意识障碍(重症监护的患者)。
2.痴呆。
3.耳鼻喉科肿瘤(咽部、喉部、口腔)。
4.颌面部肿瘤。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
内镜下在食管静脉曲张部位,利用橡皮圈套扎曲张静脉或注入组织胶,诱发炎症反应与纤维化,从而达到止血和使曲张静脉萎缩、进而消失的目的。
主要适应症:
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而且全身状况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门静脉分流术或脾切除术等外科手术后静脉曲张再发或再出血的;
有出血倾向者的预防性治疗。
EVL


组织胶注射


内镜下消化道狭窄扩张术
在内镜直视下或借助内镜引出导丝,放置扩张器,达到扩张狭窄的消化道管腔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食管、胃、肠道及胆道狭窄的治疗,包括探条扩张和气囊扩张两种方式。
主要适应症:
1.各种病因导致的消化道非活动性炎性狭窄者。
2.消化道术后吻合口狭窄者。
3.贲门失弛缓症、奥迪括约肌功能障碍者。
4.消化道瘢痕性狭窄者。
5.不能切除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姑息性扩张。
6.消化道发育异常者,如食管环。
7.异物或结石引起的狭窄。



内痔内镜下套扎术
通过内镜通过内镜将胶圈套入到内痔的根部,利用橡皮圈持续的弹性束扎力阻断内痔的血液供给,从而使痔核组织发生缺血、坏死、脱落而愈合,进而改善出血和脱垂的作用。
主要适应症:
1.内痔并脱出和(或)出血等症状,包括II、III度内痔
2.混合痔的内痔部分,混合痔的内痔部分经套扎后,其提吊作用使肛垫上移,外痔脱出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混合痔,内痔脱出明显




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入术
利用内镜在梗阻或狭窄的消化道内放置支架,以重建消化道畅通功能的技术。
主要适应症:
1.失去手术机会的食管癌、贲门癌引起的食管狭窄,造成进食障碍或伴有食管、气管、纵隔瘘的患者;
2.食管、贲门癌术后或放疗引起的斑痕狭窄及肿瘤复发引起的狭窄;
3.部分良性食管狭窄复发,扩张治疗无效的患者,包括贲门失弛缓症及其手术后吻合口狭窄、化学灼伤的斑痕狭窄等;
4.高龄或伴有其他疾病,一般情况差,不能承受外科开胸手术的食管癌患者;
5.用于术前过渡性治疗,快速解除肠道梗阻症状;
6.作为姑息治疗,用于肠道、盆腔晚期肿瘤的治疗。


消化内科服务电话:0751-8961390
内窥镜室服务电话:0751-8914470
专家出诊信息:
韶关学院门诊部: 周日上午,可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选择“韶关学院门诊部”查询,地址:韶关学院校医院大楼3楼309
院本部门诊:
唐 帅 主任 周一上午 周四全天
唐小华 医生 周三全天
朱细方 副主任医师 周二上午 周六上午
普诊门诊周一至周日均开诊
门诊地址: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号楼三楼9号诊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