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韶院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韶院新闻

综合新闻

2025年粤北物理基础教育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24 作者:欧建文 摄影:许子铭 欧建文 来源: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 许子铭 欧建文

11月22日,由韶关学院主办、智能工程学院承办的“2025年粤北物理基础教育研讨会”在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一楼智慧课室顺利举行。韶关市三区六县的教育教研机构、中学教师代表以及高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与物理教学融合、新课标实践与教学创新、实验与探究教学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索粤北地区物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合影

学校副校长田广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务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智能工程学院等有关负责人参加研讨会。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浈江区与武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广东北江中学、田家炳中学、韶关市第一中学、第十四中学、风采实验学校、龙归中学、韶冶实验学校、行之实验学校、花坪实验学校、乐昌中学、翁源县铁龙学校、南雄珠玑中学等15所单位的教育教研代表应邀参会,共襄发展。

研讨会现场

田广增在致辞中强调,面对新课程改革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双重机遇,高校与中学应加强协同,共建“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平台,推动物理教育从理念到课堂的全面落地。他表示,韶关学院作为粤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将持续发挥师资、课程与实验资源的辐射作用,赋能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在专题报告环节,八位来自高校、教研机构与中学的教师代表先后发言。欧建文博士以“AI助手提质增效,教师创新育见未来”为题,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物理课堂;郑波老师分享了“5E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谭水芳、潘玉兰、罗必良等老师则分别围绕UbD理论、学习进阶、实验探究等主题,展示了丰富的教学案例与研究成果。陈亮、吴伟文、熊慧等老师的报告进一步从高中教学设计、科组建设、实验创新等角度,呈现了新课标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多元探索。

专题报告环节

随后,与会代表参观了智能工程学院物理演示实验室,并围绕高校—中学协同发展进行自由研讨,就师范生培养、课程共建、课题合作、资源共享等议题广泛交流,为进一步推动粤北地区物理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本次研讨会内容充实、交流深入,不仅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前沿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参考,也强化了高校与中学之间的协作纽带。未来,韶关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与平台优势,携手区域教育力量,共同推动粤北物理基础教育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