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学校2025年“全面深化改革年”工作部署,深抓课堂教学改革,筑牢课堂主阵地,教务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新形态课堂教学竞赛为抓手,遴选校级示范课堂,全力打造课堂教学示范体系。
校级示范课堂作为学校“1020”课堂教学改革工程的核心任务,围绕课堂教学的质量要素与主要环节,以学生发展中心、高质量教学互动、AI赋能教学等方面为主基调,在全校重塑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发挥示范课堂头雁效应,推动教育教学思想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让课堂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形态向互动式、智能精准型转变,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切实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知识、培育创新思维的场域,为教学实践注入创新动能。
校级示范课堂评选工作自启动以来,各教学单位积极响应,对标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群策群力,组织开展专题研讨、专项培训55场,让广大教师思想动起来,行动跟上来,课堂教学活起来。各教学单位共遴选推荐70人进入校级评选。校级评选基于真实课堂教学效果,融合学生评教客观分析数据,结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丘秀珍主讲的《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等全校10个课堂,凭借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前沿动态教学内容、高质量互动形式、成熟AI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反馈等方面富有成效的教学效果,获评校级示范课堂。
本次评选的10个校级示范课堂,覆盖多个学科专业,各具特色。例如:
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丘秀珍老师主讲的《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课堂,聚焦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通过案例教学法,融合3D数字人AI技术和智能学伴导学,采用小组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线上投票、数字人角色模拟沉浸式打造高效互动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呈现“有用、有趣、有效”的化学课堂。

丘秀珍老师主讲的《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池媛茜老师主讲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独立自主:中华民族精神之魂》课堂,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利用AI虚拟成像技术,让历史人物立体呈现,让历史故事鲜活展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实现思政教育具象化,辅助课堂互动教学,提升课堂抬头率和学生参与度,让知识有效传递,让思想浸润无声。

池媛茜老师主讲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独立自主: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体育学院黎静老师主讲的《武术(副项)——武术套路国际南拳第一套》课堂,以“动作技能传授与武德培育融合”为核心,构建“技术+思政+智能”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小组协作教学方法,将武德文化中的尊师重道、坚韧不拔精神融入技术教学,同时,应用豆包、DeepSeek等AI工具,实现对学生动作精准化的指导,以智能手段赋能传统体育教学,显著提升课堂吸引力与育人实效性。

黎静老师主讲的《武术(副项)——武术套路国际南拳第一套》
生物与农业学院于白音老师主讲的《植物学——被子植物(单叶子类)》课堂,建立“课堂+实验室”双场景课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有机融合。在理论教学课堂上,利用即梦AI工具,展示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实地场景与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将农业学科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于白音老师主讲的《植物学——被子植物(单叶子类)》
课堂教学改革,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体教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扣学校办学定位,紧贴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紧抓人才培养质量,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与时代同频,让知识与实践共振,共同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迈上新台阶,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服务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持续发力。

10门示范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