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战略部署,落实“双百行动”工作要求,为县镇村发展更好地提供人才、智力与科技支撑,7月15日,学校党委副书记吴善添率队赴武江区开展“双百行动”调研。武江区委副书记向骏一同参加调研。
在西联镇芙蓉村委会,吴善添一行实地考察“AI赋能基层治理”共建项目。他充分肯定了AI智能平台在芙蓉村村务管理、民生服务中的落地成效,强调要以需求为导向,拓展功能模块,加强平台联动,将高校技术资源转化为乡村治理新动能,助力提升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水平。

考察 “AI赋能基层治理”共建项目
在龙归镇山前村,吴善添一行深入香蜜薯深加工项目基地考察。在了解到我校科研骨干正在指导企业种植与生产后,面对正在建设的薯干生产线,吴善添指出,深加工是农产品的价值倍增器。要深化校企合作,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大力攻关薯业精深加工,从鲜食薯到创新推出薯干、薯粉、速冻薯块等产品,不断丰富“薯+”业态,不断深化延伸薯业产业链,将“小红薯”变成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调研香蜜薯深加工项目基地
在龙归镇强镇富村公司,吴善添详细了解了“武龙源”区域公共品牌的运营模式。针对公司面临的资源整合瓶颈,吴善添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田野直播间’‘青春直播间’等营销团队的力量,通过小程序、注册抖音平台、韶关学院“双百行动”成果展销平台等“线上+线下”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并探索人才双向交流机制,选派高校专家指导、输送专业人才实习,助力“武龙源”品牌建设,强化“高校智库与镇域经济的血脉联结”,为强镇富村注入长效动力。
吴善添表示,今年以来,学校认真贯彻“武江所需,韶院所能”的理念,积极落实学校与武江区“双百行动”合作共建项目清单,通过“高校智库下沉+地方需求精准对接”,初步实现武江区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点状突破”。韶关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产业科技支撑、基础教育提质增效、人才技能培训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撑,助力武江区高质量发展,为广东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持续的“韶院样本”。
向骏对我校驻区服务队的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韶关学院紧密结合武江区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和技术服务优势,在教育帮扶、产业赋能、AI赋能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希望未来在深化科技创新赋能和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方面加强合作,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携手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武江区相关镇街负责人,我校组织统战部、教育学部、地方合作与服务工作办公室、学校驻武江区“双百行动”工作服务队等有关负责人陪同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