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科学研究

学术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袁济喜受邀在文学与传媒学院开展“文艺创作与人工智能”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3/24 作者:刘映呈 张芷瑜 高菡 来源:文学与传媒学院
摄影

3月12日下午,一场聚焦“文艺创作与人工智能”的精彩讲座在丹竹苑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员活动室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袁济喜主讲,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首先,袁济喜点明人工智能在当下社会生活中广泛渗透,在大数据运算、文艺生活、古典诗词写作查考等方面发挥作用,但同时也带来科技实用理性制约精神生活等问题。

继而,袁济喜从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切入,阐述“文心”“神思”内涵,强调文艺创作源于心灵。他对比中国古代文艺与人工智能,指出古代文艺反对事先设定、注重情景交融非程序化,且追求物我合一的“物化”境界,这些都是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

除此之外,他还列举庄子梦蝶、画家画草虫等事例,生动诠释“物化”境界,剖析了“妙悟”“比兴”等中国文论范畴,揭示人工智能在文艺创作本质层面的局限,强调其只是人类创作的高级工具。

在谈及中国文艺程式化时,袁济喜辩证看待儒家“思无邪”、格调说等创作程式,引用石涛“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等观点,倡导文艺创作应追求自然灵动,他提出要反思研判人工智能在文艺领域的影响,合理利用并限制其发展。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师生积极提问,袁济喜耐心解答,现场交流氛围浓厚。此次讲座让师生对文艺创作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