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我校2025年首期“丹霞论坛”在明德区蔡志明楼举行。本期论坛以“面向生物医学诊疗的智能微纳材料/机器”为主题,特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论坛由副校长郭会时教授主持。
汪联辉围绕“功能纳米光电材料的精准设计与可控组装技术”这一核心课题,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临床诊疗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在血栓治疗方面,他重点阐释了磁声响应微纳机器、细胞仿生微纳机器及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的开发与应用。这些技术通过限域界面自组装策略实现精准靶向,为血栓治疗提供了高效、可控的新路径。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汪联辉分享了基于功能化细胞外囊泡的高效疫苗研发成果,强调个性化治疗策略在提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潜力。此外,他还对纳米抗菌材料在攻克细菌生物膜感染难题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互动环节中,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踊跃提问,内容涉及科研方向选择、跨学科融合路径及团队协作机制等。汪联辉结合自己多年深耕科研一线的丰富经验,以生动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逐一解答,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与务实的研究理念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郭会时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讲座兼具学术深度与启发价值。一是研究方向应立足学科交叉,以融合创新驱动突破;二是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工作,构建高效协作的科研团队;三是科研工作者须秉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长期的科研攻关中积蓄力量,实现厚积薄发。
“丹霞论坛”作为我校高端学术交流品牌,始终致力于为师生搭建与前沿科学对话的桥梁。本期活动通过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进一步激发了科研创新活力,为提升学校科研水平、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丹霞论坛”,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