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回应南雄市珠玑镇中心小学英语与科学学科教学中师资数量不足、学生基础薄弱的迫切需求,教育科学学院于2025年7月正式推出韶关学院深度帮扶南雄市珠玑镇中心小学英语与科学学科实施方案。依托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优势开展英语学科帮扶,通过层层选拔,4名优秀大三学生组建成英语启蒙小队,联合旅游与地理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等多个学院实现科学学科帮扶,共同组建了科学课程义教队,自9月起,两门课程帮扶团队每周五下午前往珠玑镇中心小学开展小学二年级英语教学和三年级科学教学,通过常态化课程输送,为乡村学子搭建优质教育桥梁,让专业教育力量持续扎根乡村校园。

英语启蒙进课堂,趣味教学点燃学习热情
9月19日,英语启蒙小队首节英语课在珠玑小学二年级一班教室拉开帷幕。课堂上,小学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张昊以“Let’s say hello”为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英语启蒙课。张昊用夸张的语言、生动的手势和表情向孩子们解释课堂用语,引得孩子们争相模仿、跟读,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快乐的情绪中学会了人生中的第一句英语,为英语学习涂上了一抹明快鲜艳的底色。张昊用自制的指套玩偶引入了Hello、Hi、Goodbye等重点语言知识,可爱的玩偶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他们争相上台用指套玩偶介绍自己。在开小火车游戏中,孩子们纷纷举手,争相做火车头,每个孩子都大方、自信地向队友介绍自己。儿歌唱演活动中,张昊带领孩子们跟着教学视频,快乐摆动着双手,扭动着腰身,师生都沉浸在快乐的唱跳中。

地理科普开新篇,专业力量拓宽认知视野
依托旅游与地理学院的学科资源,本周的科学课程帮扶由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地理科普导师团,为珠玑镇中心小学学生带来生动的地理知识课堂。在奇妙的世界地理主题课上,志愿者以跟着地图去旅行为线索,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地名胜,将世界各地的地理风貌直观呈现在孩子们眼前。互动环节中,学生手持麦克风分享对世界地理的见解,志愿者在旁悉心引导,课堂氛围热烈融洽。为让抽象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志愿者还设计了中国地图绘制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专注勾勒省份轮廓、标注地域名称,在笔尖移动中加深对祖国疆域的认知。志愿者结合地图细致讲解世界奇观知识,将课堂变成一场跨越山海的“云旅行”,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探索世界的种子。

校地联动显成效,持续帮扶共筑教育桥梁
无论是充满欢声笑语的英语课堂,还是妙趣横生的地理科普课,都让珠玑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收获满满。珠玑镇中心小学副校长袁劲民表示,英语和地理课程的补充,不仅填补了学校在这两门学科上的资源缺口,更让孩子们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优质课程走进校园。学院带队教师白有凤与袁劲民、帮扶小组成员围绕低龄段英语教学策略、小学科学活动化教学展开深度研讨,为后续英语帮扶课程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珠玑镇中心小学英语与科学学科帮扶计划既是教育科学学院深化纵向帮扶的全新尝试,更是校地联合培养师范生实践路径的创新探索,不仅让高校教育资源与乡村教育需求深度对接,也让优秀师范生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将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练就为自己的真本领。接下来,学院将继续优化课程内容、充实师资团队,通过“线下授课 + 线上补充”的模式,持续深化与珠玑镇中心小学的校地联动,让专业教育资源真正服务于乡村教育需求,为乡村孩子点亮学科学习的兴趣之灯,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