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韶院新闻 -> 专题专栏 -> 双百行动 -> 正文

韶院新闻

双百行动

【双百行动】韶关学院师生走进南雄珠玑小学

发布时间:2025/10/29 作者:李才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摄影

为深化校地教育纵向帮扶,播撒科学种子,10月24日,韶关学院师生团队走进南雄珠玑小学,以物理学专业特色为依托,为四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科普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物理魅力。

“大家看这个奇特的器皿,空着的时候会倾斜,加适量水就站直,装满水反而会翻倒。”课堂上,韶关学院物理专业大三学生陈惊涛手持教具“欹器”,向孩子们讲解其“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性。他结合孔子观器论道的典故,生动阐释了背后的重心平衡原理,还点明这便是“座右铭”一词的由来。在演示环节,陈惊涛一边加水操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欹器状态变化,并邀请孩子们轮流上手体验,当看到水满倾覆的瞬间,课堂里响起阵阵惊叹声。

陈惊涛在课堂上演示“欹器”的工作方式,让学生们亲身实验

随后,同专业的林润平同学带来了现代物理技术演示。她先是展示“电磁阻尼器”,通过模拟实验讲解其利用电磁原理控制振动的工作机制,并用手机、机床等生活与工业中的应用案例,让抽象原理变得具象可感。

在“惯性阻尼器”演示中,林润平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其在振动控制中的作用,现场互动提问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好奇心被充分点燃。

林润平现场演示“惯性阻尼器”的工作原理

从古代智慧的“欹器到现代科技的阻尼装置,奇妙的物理现象深深吸引了在场学生。课堂上,孩子们始终端坐凝神,眼神里满是专注与好奇,生怕错过每一个实验细节。

学生们端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

此次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趣味体验,既是韶关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开展教育帮扶的具体实践,也为基础教育阶段科学素养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珠玑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科普课程架起了高校与小学的沟通桥梁,让科学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