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韶关学院生物与农业学院于白音教授前往南雄市农业农村局、湖口镇、水口镇、珠玑镇和南亩镇就南药产业发展情况展开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工作。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南雄市的南药产业现状,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与建议,助力乡村振兴。
在南雄市农业农村局,于白音与南雄市农业农村局领导深入交流今年的主要工作计划和项目实施等相关事宜。南雄市近年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草药产业,2021年12月获批创建南雄市中草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珠玑镇、湖口镇、水口镇等5个镇为核心,推动“育苗、种植、加工、流通、销售、旅游”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市中草药种植面积约1.2万亩,主要种植千斤拔、百部、五指毛桃、银杏,石斛,吴茱萸和枳实等品种,拥有14家经营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主体,产品销往广东、广西等地。然而,产业发展也面临种植规模小、管理水平落后、销售渠道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发展关联性不强等问题。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于白音深入湖口镇、水口镇、珠玑镇和南亩镇南药种植基地和加工企业。在种植现场,于白音仔细查看了南药的生长状况,针对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与种植户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给出了一些调整技术方案的建议。他强调,科学种植和管理是提高南药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在加工企业,于白音参观了生产车间,了解南药的加工流程和技术,针对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出了改进方案。


与有关人员交流并指导
于白音表示,南雄拥有发展南药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接下来应科学制定南药种植发展规划,进一步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旅融合、医养结合发展,如打造中医药展览馆与研学基地,建立中医药研学教育体系等,让南药产业成为南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此次调研为南雄市南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表示将积极吸收于教授的建议,推动南药产业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