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6号)
学校各部门、直属单位、二级学院:
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国内多省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五一”假期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增多,加上奥密克戎毒株隐匿性传播的特点,感染风险高,疫情输入校园压力大。全校各单位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进一步织密筑牢假期校园疫情防控网,全力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做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各单位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坚持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进一步扎紧织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在放假前,各单位要对本单位师生开展一次疫情防控专题教育,引导师生员工时刻关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和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全力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严格师生员工外出管理。“五一”假期疫情传播风险较大,倡导非必要不离韶、不出省,严禁师生员工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及报告本土病例地市所在县(市、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如需外出,全体师生须严格落实请假、销假制度。如学生离校在韶关市三区(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活动且当天返校的,须履行报备手续;如学生离校在韶关市三区活动且当天不返校、到韶关市七县或市外、省外的,须履行审批手续;教职工离校到韶关市七县或市外、省外的,须履行审批手续。
各单位要精准掌握师生动向,强化安全出行指导,做到出行报告审批、提醒风险、知道行踪、不漏一人。要建立好离校师生“三本台账”(家在中高风险地区 所在地市师生台账;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游探亲师生台账;14天内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报告本土病例地市返校的师生台账。台账包含并注明外籍及港澳台师生),落实重点师生返校后分类健康管理要求,确保师生返校后安全。
(二)认真落实师生返校健康管理要求
1.从省内近14天内无本土疫情报告的地级市来(返)韶师生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或抵韶完成落地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返校。
2.从省外或近14天内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地级市来(返)韶师生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抵韶后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至少间隔24小时),落实3天居家(宿舍)健康监测和11天自我健康监测。健康码异常人员,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学校防控办和所属街道社区报告,按属地要求落实完相关管理措施,待健康码转为绿码后方可入校。
3.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的人员暂不返韶返校。
(三)做好应急值班值守。坚持严格落实校领导在岗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值班人员按学校值班安排表执行。各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安排本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值班,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遇有突发事件,要按相关规定及时报告并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四)强化个人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密切关注疫情形势,严格执行全体师生每日健康打卡,提醒广大师生员工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少聚集、不扎堆,牢记“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防疫四件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在校园内科学佩戴口罩。尽早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
(五)强化家校协同。加强与师生、家长的沟通联系,明确告知师生及家长学校假期工作安排以及假期后返校要求。教育引导准备跨地区出行的师生员工、家长和同住人员,提前了解当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备好防疫物品。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家长和同住人员全员参与、积极支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自觉遵守防控规定、严格开展健康监测、做好个人防护、凝聚防疫合力、筑牢校园生命健康安全防线。
(六)做好假期留校师生员工服务保障工作。妥善安排好假期留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暖心服务和贴心关怀。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护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要关心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实际困难,积极主动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强化心理支持与援助。
二、做好假期校园安全防范工作
(一)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在放假前,各单位要自行组织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账。
(二)加强校园管理。进入校园人员严格核验身份、测量体温、扫场所码、查看健康码和行程卡,健康码、行程卡和体温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师生员工进校要求一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
(三)加强对重点场所管理。加强课室、饭堂、礼堂、实验场所、体育馆等重点场所管理,落实通风消毒制度。
(四)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强调师生员工要到正规车站、乘坐正规车辆,不要乘坐无营运资质的客运车辆。
(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要切实规范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保证在校饮食安全。
三、加强检查督促
各单位要认真落实上级及属地卫健、疾控等相关部门和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避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问题不整改等现象。对发生确诊和疑似病例瞒报、缓报或谎报的,以及因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的;对私自外出未报备、返校未主动申报,或故意隐瞒行程、隐瞒疾控通知不及时报告,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学校防控办
2022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