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现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韶关学院2025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青年大学生返乡参与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实践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活动安排
以2025年寒假为集中活动时间且兼顾日常
三、活动目标
进一步强化学校与地方的协调联动,进一步完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社会实践工作格局,建立韶院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实践桥梁。聚焦“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打造社会实践示范点,发扬示范效应,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县域改革、就业创业等方面建功立业,切实推动社会实践工作深入地方党政工作大局。
四、活动内容
1.岗位实习实践。开展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等政务一线,从事民情调研、公共服务等日常事务,增进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转方式的了解。开展企业实践,匹配学生专业与岗位需求,组织学生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开展兼职锻炼,组织学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
2.乡情民情考察。开展家乡发展观察,组织学生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倡导文化宣传交流,组织学生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3.服务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学生开展生态保护、文明倡导等,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服务基层治理,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学生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公益服务,组织学生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在春节和寒假期间侧重开展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用心用情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
五、实践内容
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网络“云实践”等。
六、组队形式
1.立足于我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的阵地,以学校“双百行动”“纵向帮扶‘三所学校’”“美育浸润”等工作为重点,动员原有或组建新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以学生户籍地为实践地,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返家乡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3.结合学科专业,鼓励学生以毕业实习的形式进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七、参与流程
1.信息获取。请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团组织微信公众号,了解“三下乡·返家乡”更多相关实践项目。
2.报名申请。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入口登录“官方网站”—“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入口”—“返家乡项目”,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3.参加实践。返乡后按照当地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了解岗位、认知熟悉岗位、适应岗位,加强学习,高质量完成岗位任务;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秘密,积极主动参与具体工作,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4.记录成长。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将实践日记、体会制作成文案和短视频,通过后台留言方式参与投稿;及时与校院团委、指导教师、朋辈同学等分享交流,向更多的同学老师宣传展示自己的家乡。
5.总结分享。做好实践总结思考,对返乡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可以邀请指导教师做进一步提升挖掘,转化成学术型实践成果或活动型实践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团组织开展的总结交流活动以及全国“返家乡”社会实践个人和团队典型事迹宣传活动。
八、总结宣传与激励机制
1.对于寒假实践期间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校级层面将进行实践成果展览和表彰(实践成果包括:照片、视频、新闻报道材料、调研报告、成果论文等)。
2.对于2024年度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层面将表扬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200名左右个人(负责“返家乡”实践工作的有关个人和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
九、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指导。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把社会实践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
2.做好宣传,及时总结。各二级学院要推动“三下乡·返家乡”同部署同动员同总结,鼓励通过主题团日、社团活动、总结分享会等形式,同步做好宣传动员、政策解读、培训指导、经验总结。
3.强化保障,守牢底线。各二级学院要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在活动前加强宣讲培训和安全教育,在活动中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在活动后做好考核评价、跟踪联系工作,形成有效工作链条。建立日常联系机制,形成育人工作合力。
请各二级学院于2025年1月17日前将报名信息汇总表(见附件)电子版材料发送至sgutw@sgu.edu.cn,并注明“XX学院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信息汇总”;纸质版汇总表须加盖学院公章,于下学期开学第一周交至黎灿学生活动中心207办公室。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学院团委要及时汇总实践情况总结材料,报送至校团委。
联系人:向前胜 简思雨
联系电话:0751-8120017(664336) 13533579980
工作邮箱:sgutw@sgu.edu.cn
校团委、素质教育中心、美育教育中心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