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精神,切实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我校设计学科专业的教学创新与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学校批准,现决定举办2025年米兰设计周韶关学院校内选拔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本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属于国家顶级赛事之一,赛事旨在真实反映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设计学科教学水平的现状和教学成果,为全国艺术学科师生搭建展示专业才华和创作水平的国际化交流学习平台。“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竞赛项目(官网链接http://www.dandad.cn/),作为《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项目,是全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二、参赛对象
具有我校在籍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
三、参赛主题和作品要求
非命题数字媒体赛场,类型:(时间仅要求五分钟之内)
1.动画、2.动漫、3.短视频、4.微电影、5.其他类
作品文件:标清和高清不限,编码格式:H.264、mp4格式,时间长度控制在5分钟以内。
展示海报:海报模板在下面下载,并截取不少于5个作品画面进行排版至统一模板中。1张,A3大小、竖式、300dpi、JPG、RGB或CMYK。
点击附件下载:海报模板
要求:视频文件限定于500MB内,单个图片文件限定10MB内,否则无法成功上传。
四、作品评审规则与标准
(一)评审规则
分级评审形式: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评审。
1.校赛评审:集中提交作品院校,通过校级遴选作品,由各个院校自行组织。
2.省赛评审:由大赛组委会协助分赛区承办院校遴选评审专家,评选出省级一、二、三等奖,等级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各省赛区参赛作品总数的30% (一、二、三等奖原则上为5%、10%、15%),获省赛一、二等级奖作品推荐进入全国赛区评选。根据当年提交作品数量及质量。
3.国赛评审:组委会遴选全国知名专家对进入国赛作品创作类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国赛获等级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入围国赛作品总数的 7% (一、二、三等奖分别为 1%、2%、4%)。
4.组委会颁发省赛电子版证书、国赛纸质版证书。
5.主办方拥有对作品出版、展览和进行其他商业操作的权利。
6.主办方保留对本次活动未尽事宜的解释权。
(二)评审标准
各类别参赛作品均有评审专家从创意 30%、技术30%、审美30%、规范10%等指标进行评分,按照每件(系列)作品的最终得分评出相应奖项。
1.获奖作品在赛事官方网站(www.dandad.cn)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米兰设计周高校设计展)公示,公示期为 5 天。
2.公示期间接受社会监督及举报,并实名提供举报可信证明材料,否则将不予认定。
3.接举报后组委会将及时进行核查,若核实作品确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将取消获奖资格。
(组委会接受举报的专用邮箱:tsjb@dandad.cn)
五、参赛须知
(一)作品上不允许出现学校、作者姓名及其他赛事标识等,一经发现将很可能影响作品评分。 作品内容: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任何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个人(团队)承担;严禁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将收回获奖证书(奖金);如作品产生版权纠纷,一切后果由参赛者个人(团队)承担。
(二)提交必要文件:作品信息表(在线填写准确信息、承诺书和版权声明同意书等自动生成)、作品创作文件(参赛作品)、作品展示海报(进入“下载专区”下载海报模板,将作品说明、平面图、效果图等进行编排而成)。
(三)组委会不退还参赛作品,请投稿人妥善保管。
(四)作品允许结合设计内容和呈现形式参加本赛的多个类别,并按每个参评类别分别提交作品和参赛费即可。
(五)作品提交后,不得修改作者、指导老师等信息,请提交前仔细核对信息。
(六)作者数量:作品创作类作者不能超过3人(视频类动态作品作者不能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参赛获奖信息将按上传系统的排序制作证书,原则上不接受获奖信息调整。)
六、组委会机构及成员
(一)主办单位:教务部
(二)承办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七、竞赛时间
2025年3月5日-2025年3月25日
八、校内选拔赛流程
请参加本赛事的同学及老师即日起关注比赛的动态和米兰设计周官网信息,加入2025年韶院米兰设计周竞赛QQ群,群号538313705,接收比赛相关通知、资源与答疑,并按要求提交作品。
联系人:黄睿老师 18902341881、石欣同学 13392005424 、梁盼同学 18307516540
教务部、教育科学学院
202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