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学生网上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广东省分赛(2025)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5/14 来源:创新创业学院
摄影

各二级学院、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参赛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广东省教育厅定于2025年5月至8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广东省分赛(以下简称“省赛”)。为推进我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广东省分赛报名组织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在校生以在读学籍报名(以通知下发之日为准),毕业生以最高学历报名。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五)省赛阶段各赛道每个参赛项目的指导教师要求不超过5人。

(六)学校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二、参赛项目指标和奖励方案

(一)参赛人数指标要求:根据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安排,拟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报名官网参赛率、参赛项目数纳入考核指标,各二级学院要组织所在学院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0%以上的学生人数参赛,以网上报名成功的实际人数为准。

(二)参赛报名创业项目数指标要求:

1.学院在校生人数≤500人,创业项目最低指标为50个,其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下简称“青红”赛道)指标数≥16个;

2.500人<学院在校生人数≤1000人,创业项目最低指标为70个,其中,“青红”赛道指标数≥24个;

3.1000人<学院在校生人数≤1500人,创业项目最低指标为90个,其中,“青红”赛道指标数≥28个;

4.1500人<学院在校生人数≤2000人,创业项目最低指标为110个,其中,“青红”赛道指标数≥34个;

5.2000人<学院在校生人数≤2500人,创业项目最低指标为130个,其中,“青红”赛道指标数≥40个;

6.学院在校生人数>2500人,创业项目最低指标为150个,其中,“青红”赛道指标数≥46个。

(三)对高质量组织参加省赛的二级学院奖励:

1.奖励1个“大创项目”指标:需同时满足以下对应的3个指标要求,25%≤学院在校生参赛率<30%;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20%≤实际创业项目数<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30%;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20%×30%≤实际“青红”赛道创业项目数<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30%×30%;

2.奖励2个“大创项目”指标:需同时满足以下对应的3个指标要求,30%≤学院在校生参赛率<40%;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30%≤实际创业项目数<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40%;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30%×30%≤实际“青红”赛道创业项目数<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40%×30%;

3.奖励3个“大创项目”指标:需同时满足以下对应的3个指标要求,学院在校生参赛率≥40%;学院实际创业项目数≥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40%;学院实际“青红”赛道创业项目数≥学院创业项目指标数×140%×30%;

4.获韶关学院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选拔赛“优秀组织奖”的二级学院,奖励“大创项目”指标1个,不重复奖励(获奖情况以获奖奖牌为准)。

三、网报时间和要求

(一)参赛报名(2025年7月1日前)。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主要包括创业计划书、创业项目PPT等)。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 2025年5月9日,报名截止时间不得晚于7月1日。大赛报名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请参考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学生操作手册,如遇问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

(二)温馨提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广东省分赛网报奖励方案将纳入2026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指标,统计网报时间节点将截止到2025年7月1日,请各二级学院做好学生网报组织工作。

四、注意事项

(一)由于网上报名的参赛项目数最终决定着我校参加省赛复赛及决赛的项目数量,请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组织推进我校学生网上报名工作,其中重点安排以下类别项目报名:

1.请各二级学院组织参加我校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选拔赛的全部项目通过官网报名;

2.请各二级学院组织本学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班级所有学生独立通过官网报名;

3.请各二级学院组织已入驻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团队通过官网报名;

4.各二级学院可动员往届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项目,或毕业五年内优秀创业校友项目通过官网报名。

(二)根据历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网报情况进行分析,我校报名参加“青红”赛道项目数较少。希望各二级学院聚焦“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主题有关的创业项目和服务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省内重点工作的创新创业项目选择“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加比赛。

(三)提供支持。各二级学院要做好学校大赛组织工作,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四)为保障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将定期通报各二级学院网上报名进展情况。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请各二级学院指派1名老师和1名学生干部专门负责并组织好这次网上报名工作,于7月10前将各二级学院报名参赛项目数及项目名称等内容列表(详见附件7)盖上公章,扫描件和电子版文件发送至邮箱sgxycxcyxy@sgu.edu.cn。

五、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大赛网上报名组织工作负责老师:创新创业学院韩伟斌电话:0751-8123956。

创新创业学院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