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初冬的暖阳,智能工程学院为乡村少年打造了一场奇妙的科技探索之旅。11月12日至14日,智能工程学院开展纵向帮扶“体验人工智能魅力,点燃少年科技梦想”研学活动,重阳学校、西河学校共800名中小学生分批走进大学校园,开启了一场人工智能的深度探索之旅。

“原来代码真的能让机器‘活’起来!”在西河学校五年级学生小李的操控下,机械臂精准地完成了抓取动作。本次研学活动根据中小学生认知特点设计了梯度化互动活动,低年级学生通过智能物流小车、机器狗舞蹈等项目建立感性认识;高年级学生则深入探究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原理和运作过程。在CAD协会实验室,重阳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们正围着一台3D打印机,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精巧的齿轮模型缓缓成型。“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图纸上的设计变成真实的物品。”一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兴奋地说。
重阳学校校长张贵明表示,这种沉浸式研学打破了课堂边界,学生在大学实验室里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视野和动力。
智能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梁健表示,学院将持续扎实推进“纵向帮扶”工作,以“十名博士进一校”工程为重要抓手,构建“请进来+送下去”双轨并行的科技教育帮扶模式,让高校资源更可持续、更精准地服务乡村基础教育,切实为提升区域青少年科学素养、促进教育公平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次研学活动让抽象的科技概念在乡村少年心中变得生动可触,在乡村少年的心中埋下了探索与创新的种子。智能工程学院以沉浸式科技研学体验,让科技教育从单向的知识输送,变为双向的梦想激发。随着研学活动的常态化与体系化推进,这份来自大学校园的科技火种,必将持续照亮更多乡村学子的前行道路,为未来人才培养和乡村教育振兴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