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纵向帮扶韶关市“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的有关要求,统筹推进纵向帮扶和“双百行动”结对共建,3月31日,智能工程学院与韶关市武江区教育局在武江区教育局召开纵向帮扶“三所学校”工作联席会议。韶关学院副校长田广增,教育学部主任周思海,智能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梁健、院长黄长征、五级组织员杨国强,武江区委常委廖钢青、武江区教育局局长陈志坚及双方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会,陈志坚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会上,田广增强调,纵向帮扶工作应立足“教育强国”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进一步聚焦核心任务,进一步创新帮扶模式,持续深化校地协同,目标同向、资源同享、责任共担,以“强强联合”优势打造全省基础教育帮扶可复制的“粤北样板”,共同画好教育事业的“同心圆”,谱写粤北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廖钢青对智能工程学院在纵向帮扶武江区“三所学校”的投入和支持致以诚挚感谢,期望能以纵向帮扶以及“双百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通过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实现“乡镇基础教育迈出一小步,武江教育事业提质一大步”的战略愿景。
杨国强围绕“五个聚焦”从特色教育理念凝练、师资能力提升、校本课程创新、智慧教育赋能、特殊群体关爱等方面汇报了智能工程学院2024年纵向帮扶武江区“三所学校”的突出成效,并汇报了下一阶段纵向帮扶示范校建设工作具体举措以及2025年纵向帮扶其他工作计划。
黄长征表示,智能工程学院将整合专业优势与资源,以AI教育赋能、“十名博士进一校”及“大手牵小手”大学生志愿服务为抓手,聚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教师能力提升。他提出学院将推进实验室研学、心理健康支持等行动,助力龙归中学、龙归小学打造城乡教育提质示范标杆,促进武江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周思海表示纵向帮扶需校地协同,既要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也要结合地方实际需求,教育学部将统筹学校资源,全力支持智能工程学院纵向帮扶武江区“三所学校”工作。
陈志坚代表武江区教育局对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的帮扶致以诚挚感谢,并希望能继续深化校地协同,以示范校建设、AI课堂实践和心理健康支持为抓手,全力支持配合推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精准下沉,努力打造粤北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标杆。
龙归中学校长钟振平、龙归小学校长冯炎成表示,通过智能工程学院一系列的帮扶举措,学生学风得到了改善,教师素养得到了提升,并期望能继续深化纵向帮扶,推进纵向帮扶示范校建设,依托高校资源,优化校本课程建设,强化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实现教学品质与育人成效双提升。
此次会议不仅凝聚了校地协同推进教育公平的共识,更以“纵向帮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研讨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路径。智能工程学院与武江区教育局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持续释放“纵向帮扶”和“双百行动”有机协同的乘数效应,着力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共同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助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