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旅游与地理学院师生赴韶关市武江区重阳镇开展线路规划与文创产品设计调研。本次调研的主题是“山水织锦·非遗焕新·创意武江”,旨在通过深入调研武江区的生态资源、非遗技艺与文创设计,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加强校地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旅游与地理学院党委书记曾裕华、院长李航飞、副院长罗晓莹指导本次调研活动,学生党支部书记罗艳、王玉珊带队,30余名党员、团员参加本次调研活动。
团队来到重阳青暖村西水暴动旧址,调研西水暴动的核心事件及核心遗址构成。团队成员通过深入了解其历史意义,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在此基础上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有机结合,思考旅游线路设计,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传承红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随后,团队前往万侯村参观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侯屋炮楼。该炮楼建于抗战时期,是当地村民为抵御外敌而自发建造的防御工事,其外观保存较为完好,结构布局体现了典型的防御功能。团队成员结合当地地势,深入分析炮楼选址的合理性;通过墙体上的痕迹,讨论当年战斗的激烈场景,为设计极具体验感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做铺垫。
在重阳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师生团队与武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双百行动”联络人、重阳镇相关领导开展座谈。座谈会上,师生团队围绕“双百行动”校地共建要求,结合社会实践主题,认真听取地方需求,总结已完成工作,并规划未来的实践思路。此次座谈进一步加强了校地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助力“双百行动”。

最后,师生团队前往重阳水口村龙舟馆,调研龙舟调、龙舟制作技艺、龙舟赛等相关内容。调研结束后,师生团队根据获取的元素以及结合水口村文化历史、龙舟等元素设计文创产品,将优秀作品提交村委,预计立足水口村真实资源,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市场产品,为乡村打造“龙舟文化+特产”IP提供可行方案,切实助力产业振兴。

此次调研活动,旅游与地理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挖掘韶关市重阳镇的红色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为后续旅游线路设计和文创产品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