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韶关学院濂溪班“蒲公英”校本创课实践队前往始兴县丹凤小学与浈江区花坪实验学校两所乡镇小学,开展实践活动。
在始兴县丹凤小学,实践队围绕该校文化特色,精心打造“红、绿、蓝”三色校本课程,深耕本土资源,助力学生成长。“红色课堂”以本土英雄故事为核心,融合方言演绎与“英雄勋章”创作,引领学生了解家乡革命历史,厚植家国情怀;“绿色课堂”依托学校丰富绿化资源开展校园植物探索,学生通过枝叶拼贴画创作,将环保理念融入艺术实践;“蓝色课堂”聚焦科学实验,引入摩擦力实验,学生们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操作,直观感受、掌握科学原理,在趣味实验中培养对科学的兴趣,锻炼逻辑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

丹凤小学活动照片
针对浈江区花坪实验学校留守儿童较多特点,队员们精准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低年级的“自理”、中年级的“自爱”、高年级的“自强”,全方位守护留守儿童成长。《走进笨狼的世界》以绘本为载体,通过角色分析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我的情绪小怪兽》借助涂色、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识别情绪、学习调节方法;《探索职业密码》通过情景游戏与故事分享,引导学生思考职业规划。

花坪实验学校活动照片
此次活动是韶关学院“蒲公英”校本创课实践队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深入参与纵向帮扶的生动实践。实践队紧扣“地方所需、韶院所能”原则,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对方学校实际需求,在丹凤小学将红色基因、生态保护与科学探究相结合,在花坪实验学校聚焦心理健康与成长引导,联合两所小学教师共同参与,精心打造适合乡镇小学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一校一策”的精准帮扶模式。

实践队在丹凤小学和花坪实验学校合影
据悉,韶关学院“蒲公英”校本创课实践队后续将整理课程反馈形成校本资料库,既为乡村学校提供个性化课程资源,也为师范生搭建教育实践平台,以教育实践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在粤北乡村教育沃土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