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7日至27日,韶关学院2025级新生分批走进粤北(韶关)文化和自然遗产研究院(展示中心),开启了一场独特的大学第一课。学校通过文化与传统遗产、自然遗产的深度融合,让新生在瑶绣的针线与丹霞的山棱间,感受粤北大地的人文与自然双韵。
本次活动依托粤北(韶关)文化和自然遗产研究院(展示中心)进行,研究院自主培养的一批学生讲解员为新生做讲解,帮助他们感受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作为遗产研究与展示的核心平台,展示中心系统呈现了韶关非遗传承与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等丰富内容,这种文化与自然双主线并行的展陈设计,让新生能够全面了解粤北地区的独特资源。
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成为这次活动最显著的特色,新生们通过实物、图像和文字展示,深入了解了粤北地区丰富多样的遗产资源。有新生表示:“以前觉得文化遗产是课本上的概念,这次参观让我感受到文化遗产是可以触摸、可以对话的鲜活存在。”还有新生说:“看到师兄师姐们将传统石峡文化土陶转化为现代日用器皿,给了我很大启发。我希望能结合专业所学,参与非遗创新工作。”
参观活动不仅增强了新生对岭南文化和自然的认同感,也激发了他们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兴趣。许多新生表示,期待今后能参与非遗相关的社团活动或课程学习。这种地域认同感的培养,是大学生成长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了解粤北地区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新生们能够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和文化环境,建立起对学习生活所在地的情感连接。
随着粤北(韶关)文化和自然遗产研究院的深度运作,未来定将让更多学生成为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和创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