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副高以上专任教师占比31.8%;博士3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3.5%;现有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双师型”教师1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20%。同时,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学历教师16人,长期聘用美国、英国等主要英语国家的专业教师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奋力实现发展改革新突破。学院现为学校“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创建单位、学校首批“三全育人”示范学院创建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师党支部为广东省第五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学院党委与工商管理系学生党支部分别荣获学校“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培育创建重点项目优秀成果奖;“先锋•领航”工程获学校学生党员先锋工程立项,获校级名辅导员工作室立项建设1项。学院深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初步实现党建引领促活力、社区文化育新人的初衷,获学校学生社区“一苑一品”文化品牌一等奖、文明社区、“学生社区党建示范创建”立项建设。《社区里的红色讲堂》获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案例一等奖。
学院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精术业、强实践、重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战略的意见要求,全力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近年来获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3项。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结合产业链、价值链,依托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粤北新零售产业学院”,积极探索商科教育转型建设路子。加强课程建设,2020年以来,《会计学基础》《国际贸易》《商务统计与软件应用》3门课程获省级一流课程,《管理沟通》获省级精品视频课程建设立项,《中级财务会计1》等16门课程为校级优秀课程,初步形成优秀课程建设体系。全面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获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案例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校级思政课程项目共16项,获广东省高校教学管理学会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1项。加强教学研究探索,获省级教改项目5项,获韶关学院第十届校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1项。积极推进专业特色化建设工作,卓越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计划获校级立项,并获韶关市商务局支持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经费支持。
学院一体推进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设有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粤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依托中心建设“农村发展”校级重点特色学科及重点研究团队。积极建设“数字经济”校级培育学科,发挥粤北经济研究所、韶关跨境电商研究中心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2020年以来,获省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3项,横向项目20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C级以上论文47篇,并获韶关市优秀社科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学院坚持“一专业一社团一竞赛”的思路,积极推进第二课堂建设。积极承办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审计精英挑战赛、全国高校经济学综合博弈实验大赛等校内学科竞赛,并获得较好成绩。2020年以来,学院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660人次,省部级奖项348人次。
学院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基于新商科建设理念,积极申报“冲补强项目”“央财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2020年以来,先后获建设资金720万元,学院实践教学条件得到全面提升。建设了相对完备的专业实验室,实验中心面积近2000平方米,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新商科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智慧财税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模拟实验室、数字化商务决策实验室、数据分析与处理实验室、跨专业综合实验室、ERP实验室、企业运营对抗实验室、金融证券实验室、市场营销实验室、短视频工作室等。学院与社会合作建设了相对完备的实践教学基地,现有实践教学基地32个,能够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
学院未来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定位,坚持扎根韶关、立足粤北、服务广东、辐射港澳、面向全国,全面推进高素质应用型新商科人才培养。(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