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实践教学 >> 正文

有感 | 润物无声传初心

作者:谢慧珊    发布日期:2025-01-02    浏览次数:

我是外国语学院2021级的一名英语专业师范生,我在教育实习实践中成为了一名“老师”。在这段紧张的实习经历中,我学会了找到教学的节奏,在三尺讲台上积累了自信与从容。回顾这段经历,我感激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的无私帮助,更离不开学生们的热情参与。当那些感人的瞬间浮现在脑海,“感恩”二字就充盈心间。

这三个月的实习,让我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体验了理论到实践的碰撞。我记得在实习初期,面对教材时,虽然书本上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如何将知识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是我面临的最大挑战。

幸运的是,指导老师手把手的帮助让我受益匪浅。她们教我如何听课、备课,如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这让我意识到,备课不仅是为老师自己准备,更是为学生服务。我们需要预判学生的反应,设计难度适宜的任务,也要留出空间,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真正帮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以“让步状语从句”的语法课为例,我采用了对分课堂模式,将课堂分为讲授、内化、讨论、对话四个环节,这是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在知识讲授环节,我简洁明了地讲解“although, though”等引导词的用法及句式特点,留出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内化阶段,我设计了分层练习,帮助学生从句型改写到情景表达,逐步掌握语法。我深刻体会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任务设计的优化。在未来,我将更加注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让语法课堂真正为语言交际和生活表达服务。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更加体会到“教育无小事”的深刻含义。从晨检、考勤到课间的纪律维持,再到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家校沟通,每一件事都需要细致入微。尽管这些工作繁琐,但我也从中收获了许多经验,比如,我曾遇到一些因为英语学习困难而产生抵触情绪的学生。我想,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和信任的建立。所以,我试着用他们喜欢的电影或歌曲歌词做辅助练习,从他们的兴趣入手,慢慢地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正如唐代诗人孟郊在《师说》中写道:“一朝一夕承雨露,一朝一夕念师恩。”尽管实习三个月短暂,但是,我铭记老师的教诲,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未来,我希望我能够继续保持热爱和初心,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既能启发学生智慧,又能温暖学生心灵的优秀教师。“润物无声细无迹,薪火相传意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