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专业设置 >> 正文
新闻学专业培养目标
发布时间:2025-06-2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1.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为基本原则,契合应用性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系统掌握传播学、新闻学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新闻采、写、编、评、等专业能力;具备融媒体背景下进行新闻生产和传播运营等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能胜任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类传播机构从事信息的生产与管理,同时能满足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要求。在职业能力和职业成就方面应实现如下几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预期:

1坚定的政治立场

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新闻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的跟随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闻传播工作中时刻保持正确的宣传方向,将党的声音和态度更好地传达出去,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新闻工作者需要敏锐的新闻感知度,更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己任,将高尚的职业理想融入到乐于奉献的日常工作中,立志成为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新闻志士。

3过硬的技术与广博的学识

在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必备专业技能的同时,兼顾其它学科知识、社会知识的拓展与汲取,成为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4持久的发展与创新精神

具有强健的体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压力承受与调节能力;能从专业角度不断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社会事态进行多角度的实践反思;能以问题为导向督促自己进行探索性学习,不断地发展、创新、提升。

对所培养的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5年、10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是: 

毕业五年左右,成为具有丰富的媒体经验和较高的传播智慧,具有融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毕业十年左右,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

 

2.培养目标内涵:

1专业能力:具有敏锐的发现新闻、探究真相的新闻意识;具有强烈的信息感知与信息传播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相关的新闻事件与信息现象;在对事件的分析解读传递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专业优势。

2非专业能力: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工作中,积累出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其它学科知识;更深刻地洞察社会现象与人民生活;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提升。


copyright 2024 韶关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大学路288号韶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箱:sgxywcxy@sgu.edu.cn 电话:0751-8120098

微博

微信扫一扫

关注”韶院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