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丹竹苑“名师讲堂”第16期|刘艳婷老师开展《潜思写作——初中写作思维过程化教学》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9-17 发布者:冯月芍 浏览次数:

    为不断提升我院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综合素养9月17日下午,韶关市第八中学刘艳婷老师受邀在丹竹苑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员活动室开展“写作思维过程化教学实践与研究”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林蔚轩主持,我院中学语文教学法教研室教师及60余名学生参加并聆听讲座

讲座现场)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刘艳婷老师深耕写作教学多年,她以写作教学困境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当前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七点突出问题。她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引导在座学生结合自身写作经历分析问题,最终聚焦核心矛盾——写作教学普遍缺乏过程性指导。

   为使抽象问题具象化,刘艳婷老师结合一则“记叙文写作教学案例”展开剖析:某教师仅以“中心明确、语言通顺”为评价标准,却未指导学生如何搭建叙事逻辑、如何通过细节刻画深化主题。通过对比“过程化指导”与“结果化评价”的教学效果,刘老师指出,写作教学需为学生构建清晰的思考路径,让“怎么想”先于“怎么写”。

讲座现场)

随后,针对学生写作成品中暴露的问题,刘艳婷老师归纳出五大思维短板:思维混乱、思维固化、思维单一、思维守旧、批判性思维缺失由此,她进一步阐释思维与写作的密不可分性,并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维度,逐一解析了写作中六种关键的思维类型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想象思维同时,刘艳婷老师聚焦“如何实现写作思维过程化”,提出要为学生“修建一条可感知、可操作的写作思维路径”。

讲座最后,刘艳婷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获评2022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程《发挥联想与想象》的微课视频并进行“焦点”教学的现场讨论,不仅引发师生们的热议,更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思维路径可视化”的理解。据悉,此次讲座是我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开展的系列讲座之一,后续还将围绕该专题,陆续组织相关内容的讲座活动。

互动讨论环节)


copyright 2024 韶关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大学路288号韶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箱:sgxywcxy@sgu.edu.cn 电话:0751-8120098

微博

微信扫一扫

关注”韶院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