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确立为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2018-2025)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粤教科函[2018]181号),该学科也是广东省重点学科(第九轮)(粤教研函[2017]1号)。本学科凝练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大数据应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三个研究方向。
本学科的设置紧密对接韶关的六大支柱产业中大数据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直接服务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韶关大数据中心集群”。
一、建设目标(2021-2025)
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和“双区”建设需求,围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韶关大数据中心集群”发展目标,以培养和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汇聚校地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完成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任务。通过五年建设,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为师资队伍优、人才培养质量高、科研实力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好的优秀学科,使学科在省内同类院校处于领先水平。
二、学科建设成果(2018-2020)
1.形成了结构合理、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引进博士7人,培养教授4人、高层次人才3人,现有学科成员30人,其中教授10、副教授11人,博士23人,博士比例达76%。1人获省级教学名师、1人获2020、2021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2.教学改革成果丰富。以独立完成单位获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获第八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1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一流本科专业、省重点专业,软件工程是国家级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专业,物联网工程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通信工程是广东省特色专业。新增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13项,
3.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师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新增和完成横向项目10项,科研经费达951万元;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3项;发表SCI/SSCI论文49篇,其中高引用论文10篇。
4.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3%,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超过7000元,高出同类本科同类专业1000元/月,专业对口率达89%;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21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20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25篇,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