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团队和专业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办学成果 · 省级团队和专业 · 正文
广东省教学团队--创新型软件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
日期:2022-05-09  发布人:李文全  点击数:

创新型软件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2012被确立为校级教学团队,2014年被确立为广东省教学团队,2017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校级验收,2018年通过省验收,并获省教学团队优秀项目。

一、团队建设目标

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创新型软件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的目标为:

(1)建设“创新型软件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带头人戴经国教授的带领下,优化团队结构,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争取三年内将《C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建设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通过建立“创新型软件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与教育教学的实际紧密结起来,开发教学资源、开展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

(3)通过建立“创新型软件工程师培养”教学团队,发挥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做好教育教学的基础工作。抓好课程建设,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注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的启发和思考,促进计算机科学学院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建设效果

1.建设了一支结构优良的教学团队

目前团队成员(校方)23人,正高3人,副高13人,讲师6人,助教1人。博士11人,硕士12人(含在读博士1人),平均年龄41岁。建设期内,1人晋升教授,4人晋升为副教授;培养博士1人,引进博士5人;2人获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4人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人获校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戴经国教授负责的教师团队推荐参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级答辩。

2.团队教研业绩丰硕

团队成员主持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0项,建设期内新增12项,包括国家级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软件工程专业)、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平台、省信息科学与技术协同育人中心(首批协同育人平台)等。C语言程序设计是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校级优秀课程、校级精品教材,建有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网络课程3门、企业级MOOC课程5门,开发了程序设计训练平台;7项省级项目顺利结题。公开发表的教研论文25篇,主编教材9部,2017年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

3.学科建设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省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校粤北信息与电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获省级立项,获省市共建经费1800万元。建设期内,新增市、厅级及以上科研立项目21项,经费19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横向项目19项,到位经费203万元。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科研论文65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收录9篇。

4.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1)据麦可思《韶关学院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近3年来,我院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平均就业薪酬名列全校第一名,专业相关度达68%。

(2)近3年,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6项、省级11项、校级24项;2015年获省攀登计划重点项目(全校唯一)。

(3)近3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专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6项、省一等奖11项(获国家级奖项不重复计),如连续5年获广东省接力机器人大赛冠军。


版权所有:韶关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院长信箱:miaodecheng@sgu.edu.cn

书记信箱:36933947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