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热潮和“双百行动”的共建中,把课堂所学和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韶关学院政法学院积极组织开展以“法润珠玑,爱满古镇”以及“以法赋能——村镇法律普及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林家坚、院长韩登池、党委副书记任晓光、法学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肖德强、团委指导老师张志明的带领下,34名实践队队员深入南雄市珠玑镇里东村开展活动。

一、普法篇:助力乡村法治建设
“法润珠玑”普法宣传活动

7月3日下午,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南雄市珠玑镇里东八一爱民学校组织开展“法润珠玑”普法宣传活动,一队队员们通过向学生们展示毒品模具、发放宣传资料以及问答形式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另一队队员们通过“普法大挑战”、“法律知识大转盘”、“法智对决”等游戏向学生们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让学生们在趣味互动中提高法律知识,增强反校园霸凌安全保护意识。




“法进千万家”入户普法宣传活动

7月4日上午,实践队队员们走访里东村村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们讲解反诈知识,宣传法律援助。同时,队员们还主动了解村民们的生活情况和需求,并赠送慰问物资,传递政法学子的温暖和关怀。




“艺寻千载,法启未来”普法晚会

7月4日晚上,实践队队员们为村民们精心策划了普法联欢晚会。在晚会中,队员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村民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中,如大合唱、广场舞、朗诵等,其中,快板节目《谁不说咱普法好》和相声节目《这“典”你得懂》最具法律特色,深受村民喜爱。在节目表演同时,还穿插了抽奖互动等环节,调动了村民们的热情,让村民们在欢笑声中学习法律知识。




集中服务日普法宣传活动

7月5日上午,实践队队员们在南雄市水口镇沙头村举办的集中服务日中,设立了以“村镇法律普及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摊位,韶关学院党委书记孔云龙,党委副书记吴善添,副校长何金明、田广增亲临现场,对政法学院的特色摊位进行了视察和指导。
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林家坚,党委副书记任晓光,法学专业教师党支部党员老师等亲临现场指导学生普法实践活动。
现场中,老师们在学院设立的摊位为村民提供一对一的免费法律援助服务,以专业的法律知识耐心解答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疑问及诉求。法学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梅献中还为村民们开展了一场普法讲座,详细讲解了农村自建房、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等与村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突击队队员们在活动现场通过设置法律知识海报、分发宣传册、表演特色快板普法节目等形式,生动地向村民们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农村自建房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案例,使村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并掌握这些法律知识。




二、做实事篇:浓浓关怀暖人心
“绿动青春,心心向农”
助农学农活动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视域下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7月4日下午,政法学院暑期实践队开展学农助农活动。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体验烟叶烘烤、赏荷品桃,助力乡村振兴。
在烟叶基地与烤烟厂,队员们学习烟叶种植与烘烤技术,感受产业振兴的力量。荷花池边,太空莲绽放,队员们品尝莲子,领略生态农业之美。鹰嘴桃园内,队员们与果农共摘果实,分享丰收喜悦。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深感农业之不易,乡村振兴之重要。他们誓言将所学知识与青春热情倾注于助农事业,与乡村共成长,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为百姓做实事

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3日下午,在南雄市珠玑镇里东村成功开展“为百姓做实事”系列活动。
活动中,队员们携带慰问品探访老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倾听老人心声,并亲手为他们打扫居所,营造温馨家园。此外,还特别安排了拍摄全家福环节,记录下村民们幸福的瞬间,定格温馨记忆。同时,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重点讲解中风、中暑、烧伤等常见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有效提升村民的自救互救能力,为乡村安全筑起一道防线。
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政法学子的公益情怀与服务精神,更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队员们表示,将继续深入乡村,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为更多村民带去关爱与帮助。




“声声慰问传党情 ,浓浓关怀暖人心”
慰问老党员活动

7月3日上午,韶关学院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慰问老党员活动。在吴德娇等五位老党员家中,队员们不仅赠送了慰问品,更聆听了他们初心如磐的入党故事与奋斗历程,深受感动。老党员们勉励青年学子不忘初心,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为民服务。此行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老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坚定了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决心。队员们矢志不渝,将老党员的革命精神深刻铭记于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誓言,让这份精神在行动中熠熠生辉。




“凝心聚力担使命 奋楫扬帆新征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宣讲活动

7月3日下午,韶关学院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实践队与村民亲切交流,详实了解村情民意,特别是退休老党员情况。队员们以乡音传递思想精髓,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与重大意义,增强了村民对国家发展理念的理解与认同。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乡村实际需求的认知,更展现了政法学子将理论融入实践的青春风采,有效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的深入传播,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宣奖助政策,助梦想起航”
国家奖助贷宣传活动

7月4日下午,韶关学院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学生资助及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定点宣传与入户调研,将政策温暖送达村民手中。
定点宣传中,实践队分发宣传册与指南,面对面解答村民疑问,确保政策信息普及到位。随后,队员们深入经济困难家庭,调研学生需求,精准对接个性化帮扶。活动不仅关注物质资助,更重视学业、心理及生涯规划,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活动旨在巩固教育扶贫成果,确保资助政策精准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筑梦未来。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构建公平教育环境贡献力量。


三、调研篇:“身入”基层,筑梦青春
“踏古寻韵,绘大美韶关”
古建筑的管理与保护活动

为探寻历史遗迹,传承文化精髓,韶关学院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3日至4日深入南雄市,走访珠玑镇里东村、灵潭村及乌迳镇新田村,开展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调研活动。
在珠玑镇,实践队探访了里东戏台、老街店铺及灵潭村的鸳鸯围、武义第。里东与灵潭,作为梅关古道上的璀璨明珠,展现了独特的南北文化交流风貌。然而,古建筑数量有限且保护现状堪忧,引发了队员们的深思。次日,队伍转战乌迳镇新田村,这里古道悠悠,祠堂书院交相辉映。新田村在保护古建筑方面成效显著,村集体与村民共同努力,保持了古建筑的完整与风貌。继述堂、叙伦堂等建筑雕梁画栋,见证了历史的辉煌。
此次调研,队员们不仅领略了粤北古建筑的魅力,更深刻认识到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誓言将所学知识与热情投入到古建筑保护事业中,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与参与,让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得以传承与发扬。

智慧积分制 ,推动乡村振兴

7月3日,韶关学院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南雄市珠玑镇里东村调研乡村振兴积分制实施情况。在村领导带领下,队员们感受乡村历史风貌,激发服务热情。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积分制政策、实施效果及村民反馈。调研发现,积分制显著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和谐稳定。实践队将总结经验,探索积分制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