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实验室
从图纸到专利
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是“国家特色专业”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我校机械专业硕士点
以深耕工科教育的深厚底蕴
紧跟时代发展的创新视野
为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学子搭建逐梦平台
深耕十五载,打造专业特色
2009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批准韶关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立足粤北,瞄准学科发展趋势,契合社会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教科研条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改革。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逐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服务社会等方面彰显特色:专业培养的人才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特别是地方各行业的发展,为韶关市“主动融入珠三角”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配套区建设”的发展战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专业于2018年接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IEET)并以优异成绩通过,专业2019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在2024年获批成为粤北地区首个机械专业硕士点,专业教师70%具有博士学位,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0%,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等教学名师。专业以IEET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制定了展现专业的功能与特色、且符合时代潮流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受到业界的普遍肯定。
平台育英才,实践淬真金
专业以平台建设凝炼学科方向,大力建设高层次平台。有省级研究工程中心1个、教育厅资助建设的教学科研平台5个、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建设平台2个,正在筹建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以省级教改项目为抓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先后完成了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3项、卓越机电工程师计划项目1项、网络精品课程3门。教师承担有国家级、省级、市厅级项目和横向项目,科研成果有效地提升了专业内涵。以学科竞赛检验人才培养成果,大力支持学生开展学科竞赛,在省内竞赛成绩一直位列前茅。此举极大地改善了科研、教学条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专业聚焦服务社会增强区域辐射力,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新技术培训,向企业输送科技特派员,组织学生到企业协助技术开发等形式,帮助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构筑技术“护城河”,提升核心竞争力。

专业近年来承担省级教研项目

现有教科研平台

培养目标
1.具备机械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有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2.具备项目领导与管理能力,能依据项目需求制定实施方案,并有效组织相关的科技人员完成项目的实施。
3.具备成长能力,能根据需要自主学习新知识,有进一步深造的能力。
4.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能为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公益性组织提供专业上的帮助与服务。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相关的基本知识,并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所必须的工程能力训练。
毕业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运用数学、科学及工程知识于机械工程领域能力。针对机械工程领域问题,设计与执行实验、以及分析与解释数据的能力。
2.执行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项目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
3.设计机电产品系统、机构或工艺的能力。
4.项目立项申请(含经费预算)和管理、有效沟通、领域整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5.发掘、分析、应用机械工程领域研究成果及处理复杂且整合性工程问题的能力。
6.拥护现行社会制度,有社会责任感,关心时事议题,了解机械工程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7.理解及应用机械工程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英语、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特种加工、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Capstone 课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实务)等。
从国家级特色专业的扎实积淀
到产学研融合的实践舞台
这里既是梦想的起点
更是成就工程师之路的阶梯
我们在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