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轮遇见人工智能
当钢铁之躯注入绿色基因
你也可以成为定义未来交通的造梦者
请跟随小编一起走进“车辆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
1988年开设汽车设计专科专业,2001年恢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科专业招生,2005年开始招收交通运输(汽车方向)本科专业,2011年开始招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方向)本科专业,2016年增设车辆工程专业至今,就业率一直保持97%以上。车辆工程专业现专任教师13人、专职实验人员2人、教辅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人,博士6人、硕士6人、学士1人。
教学成果

1.主编国家十三五规划精品教材(汽车专业教材) 1部;
2.主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汽车专业教材)10部;
3.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新能源汽车与智能装备产业学院”立项;
4.获首批韶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建设项目1项;
5.获首批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1门;
6.获广东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门;
7.获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8.获国家、广东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立项项目 15项;
9.获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校级项目多项;
10.获首批韶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建设项目1项;
11.获韶关学院第六届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12.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2名。
实验设施

汽车实验室使用面积1100多平方米,分别由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电池管理实验室、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实验室、车载网络实验室、汽车计算机仿真实验室、汽车电器实验室、汽车构造与检测实验室、汽车拆装实训室、高压油泵实验室等组成,总资产近1000万,实验设备100余套,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实训空间。

可开展实验项目:
1.汽车拆装实训室
发动机拆装与认识,汽车底盘拆装与认识,汽车车身部件拆装与认识等,汽车电器零部件的拆装与认识。
2.汽车电器实验室
汽车点火系统、起动系统的性能实验,现代汽车控制系统性能与分析。
3.汽车构造与检测实验室
汽车发动机、底盘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试验,发动机动力测试试验,汽车制动性能与操作稳定性测试,车轮动平衡试验,四轮定位实验。
4.汽车计算机仿真实验室
汽车关键零部件与系统的设计、仿真试验,CAD、UG、matlab等软件学习。
5.智能网联汽车实验室
阿克曼运动学原理、阿克曼运动模型的建立和分解方法、ROS的安装和配置方法以及ROS的常用命令等。
6.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实验室
灰度化、图像滤波、边缘检测、相机标定、视觉循迹等实验。
7.新能源汽车电机与电池管理分室
电机驱动系统电源逆变技术、旋转变压器励磁信号故障诊断排查、三相驱动半桥控制信号测量、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充放电技术、电池管理系统均衡控制技术、三相驱动半桥控制信号测量、旋转编码器测量、驱动电机测量等。
8.车载网络实验分室
汽车电控系统测试分析、车载CAN总线网络实验等。
实践教学工作坊
(1)以韶关学院汽车协会为基础,建设了开放的学生创新工作坊,结合各类学科竞赛,实现了学科竞赛进课堂;近年来,工作坊成员指导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在全国性的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 30 余项。
(2)智能工程学院汽车开放实验室 120 有 100 平方米左右,已经用于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等项目的开展。在空间上进行分区管理,包括焊接工作区、装配制作区、调试设备区、软件工作区、硬件电路区。智能工程学院汽车系根据第二课堂开展需求,提供学院设备和仪器(如3D打印机、信号发生器、直流电源等)可供学科竞赛,大创项目等实践类课程的使用。
(3)已经有比较好的创新实践氛围,团队形成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模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锻炼”“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核心问题开展实践,逐渐形成以汽车协会为载体,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创新创业项目为驱动,以能力培养强化应用为目标,以“多样化、实践性、创新性”为特色的以老带新-传帮带发展模式,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4)行业合作与实践。我校和永强汽车、威弗汽车、易飒科技、中汽研(广州)等新能源汽车领先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托本专业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以项目开发为专业技能目标,提供先进的学习材料和在线资源,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为抓手开展相关的学生培训项目,继续深入合作。

工作坊组织学生重点参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赛事。其中,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都列入了教育部认可的学科竞赛目录名单。工作坊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本专业师生积极参赛,不断提升竞赛水平和竞赛成绩。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立足粤北、服务广东、面向全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主动适应国家、地方行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核心理论知识,系统掌握车辆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在车辆工程相关行业从事整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以及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思想道德: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贡献国家、服务社会。
2.工程知识:牢固而系统地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综合应用上述知识解决整车、部件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电子控制与匹配标定、检验测试与评价等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3.问题分析:能够对现代车辆、部件系统的设计制造、电子控制与匹配标定、检验测试与评价等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表达,并能通过文献资料对上述复杂工程问题加以分析研究。
4.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在综合考虑工程及法律、文化、环境等社会制约因素的前提下,针对车辆设计、制造及其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开发相应的能够体现创新意识的解决方案。 
5.科学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车辆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6.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车辆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信息和网络技术工具,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具备较为宽广的学科视野。
7.工程与社会:能够理解工程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评价车辆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8.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中,能够理解和评价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将大工程观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车辆设计制造、技术应用及其电子控制过程的工程实践中。
9.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0.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较好的引领型人才素养。
11.沟通:能够较好运用工程技术语言与车辆工程专业领域的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基本具备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2.项目管理:具备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车辆研制所涉及的多学科环境中应用上述知识。
13.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技术和观念发展、变化的能力。
主要课程
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基础、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汽车构造、Python编程基与实践、嵌入式系统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车辆测试技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汽车人机工程学、自动驾驶技术、汽车设计综合实践等。


就业方向
1.考研,出国留学等继续深造。每年都有学生考取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
2.考公务员:公安局、交通局等交通执法部门,要求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专业毕业。
3.汽车生产厂家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工作:永强汽车、中汽研、威弗汽车、广汽丰田、比亚迪、利元亨、德赛西威等公司。
4.4S店、外贸公司等从事汽车及零配件销售工作。
5.汽车保险公司从事交通事故现场查勘、理赔工作。
6.司法鉴定所、二手车评估等第三方鉴定与评估公司从事交通事故鉴定与车辆性能评估工作。
7.职业技术学校(学院)从事教育工作。
8.自主创业。
车辆工程专业
你是钻研车辆科技的起点
更是定义未来的速度
报读韶关学院智能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专业
让你的所学成为引擎的脉搏
让每次实操都载着未来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