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至4月,校长张晓红带队到全校17个二级学院开展“一院一策”绩效目标考核改革专题调研。副校长田广增、郭会时陪同调研。调研活动由郭会时主持。


调研现场
张晓红在调研活动中指出,“一院一策”绩效目标考核改革是学校办学模式与内部治理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是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旨在通过下放办学自主权,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激发二级学院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促进二级学院从客体到主体,从被动到主动,从下位到上位的积极转变,实现从“学校办学”向“学院办学”转型,构建差异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格局,推进二级学院自我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张晓红强调,“一院一策”绩效目标考核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学院办学、找准定位、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凸显特色”的工作思路,立足学校实际,明确以学科建设为发展引擎,建立健全“核心指标+常规指标+二级学院特色指标”的差异化绩效考核体系,引导二级学院聚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硕士点建设和扩点培育,紧扣高水平科研成果、高素质师资队伍、高层次平台等关键指标,集中资源攻坚,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团队、重点平台(智库)为抓手,不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形成新优势。
张晓红指出,改革要落实“四个明确”——明确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策略,推动“四个转变”——从“风控思维”转向“风投思维”、从常规事务性管理转向战略性创新、从“规模扩张”转向“效能倍增”、以忧患意识倒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速。要实施“三化战略”(本地化、差异化、特色化),聚力“三抓”(抓顶层设计、抓指标制定、抓重点突破)。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度转变办学理念为核心,处理好“压力与动力并重”“核心指标与特色指标协同”“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结合”的三组关系,破除学院发展动力不足的弊端。院长是改革落地的“第一责任人”,需兼具战略眼光与团队领导力,聚焦“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加强内涵建设,构建特色文化生态,激发内驱动力,在细分领域争创标杆。

座谈交流
张晓红强调,制定改革实施方案要突出“四个更加”——学科方向更加凝练、专业特色更加凸显、人才培养成效更加突出、科研成果产出更加硬核,通过动态考核和激励机制全面激发创新动能。针对改革难点要克服“三种意识”——“山林意识”“迷羊意识”“飞蛾意识”等思想局限,聚焦“战略定位、实施路径、核心任务”三大问题,以责任意识推动改革落地。学校将统筹战略性规划与阶段性目标,分层分类推进改革,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和动态考核体系,加大配套专项经费、职称晋升指标、绩效分配自主权等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开放对标体系,横向对比校内学科排位,纵向对标国内外同类院校,全面激发二级学院创新动能,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强劲动力,为实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夯实改革发展基础,以“粤北模式”“广东方案”成就“中国范式”。
学校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部、人力资源部、教务部、科学技术部、学生工作部、对外交流合作部以及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