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数学与统计学院以AI赋能为契机,聚焦教学创新、课程思政与师生协同育人,于4月集中开展示范课堂展示、教学研讨及师生座谈会,以查促改、以查促建,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示范课堂展风采,互动教学显成效
各系(部)以“高质量互动”为突破口,强化教学示范引领作用。4月9日,张有存老师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围绕“数学期望”核心内容,采用案例驱动与智能教学平台实时互动,将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模型,通过“分组讨论+即时反馈”模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堂充分展现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互动性,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高质量教学范本。

课程思政深融合,类比教学启思维
4月16日,朱华锋副教授在《高等数学》公开课中,以“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为核心,对比一元积分(曲边梯形面积)与二重积分(曲顶柱体体积)的几何意义,系统阐释“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微积分思想,引导学生构建“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论。课程深挖思政元素,借“一维到二维”推广,揭示“以简驭繁、举一反三”的辩证规律;以“极限思想”的渐进性,类比学习需循序渐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统一,彰显育人功能。

师生共议谋发展,协同育人谱新篇
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多层次对话机制。4月9日,宋杰院长主持召开《韶关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专题研讨会,组织师生代表就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学位的工作程序等条款展开研讨,收集修订建议,强化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与人文性。4月24日,王尚九老师牵头召开师生座谈会,2022-2024级统计学、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代表围绕课程设置、学科竞赛、考研就业等议题展开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增设统计软件实训模块""建立竞赛导师库"等建议,系部现场回应解决方案,推动教学管理与学生需求精准对接。

教学督导提质效 创新赋能启新程
在期中教学检查中,各系(部)同步完成教学文件专项督查,重点核查教学进度表填报规范性、课程标准修订时效性、教学设计科学性,组织教师对多门核心课程开展随堂听课评估教学实施质量。下一步,将持续深耕高质量互动教学,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检查—反馈—改进—提升”的良性质量闭环,积极探索AI赋能课程教学路径,为培育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