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审核评估注重常态数据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不仅依托国家数据平台,形成《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还提供了《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教学体验调查报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与《自评报告》形成一体两翼的“1+3+3”报告。此外,学校编制公布的近三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也是评估的必备材料。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自我评估的结果,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自我审视和常态化评价,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质量报告有利于学校进行高质量的自我剖析、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提升,是学校《自评报告》的重要依据和支撑。
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年度填报和采集是学校对教学活动的全面梳理,评估数据信息积累使学校的教学活动在数据库中得到了全方位、数字化的再现;基于年度填报数据形成的《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是评估专家的重要依据材料。正确理解填报数据含义、精准客观填报是《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准确呈现学校教学基本数据的基础,通过学校历年数据的纵向比较,可以判断学校发展趋势和方向;通过选择不同类型常模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可以帮助高校准确定位,明确自身优势和不足,引导专家更多关注指标变化趋势,客观准确评估。
“1+3+3”报告分别从学校、教学状态和就业数据常规监测、学生、教师、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提供评价参考,为学校自我评价、判断和改革提供多元视角,是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核评估的重要核查材料。学校要高度重视常态数据资源的累积和利用,通过评估,建立起“1+3+3”报告等常态化资源的累积、分析和使用机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深挖学校“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短板和弱项,找准整改方向,精准发力,持续改进,不断累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