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讲座报告 -> 正文

讲座报告

讲座报告

“英东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2025年第2期):白菜类甘蓝类蔬菜变/亚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5/04/15 来源:
时间 4月23日10:00 地点 修德楼A202
主讲人 雷建军

一、报告时间

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上午10:00

二、报告地点

修德楼A202

三、报告题目

白菜类甘蓝类蔬菜变/亚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四、主讲人介绍

雷建军,二级教授,1982年在湖南农学院蔬菜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西南农业大学蔬菜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于西南农业大学蔬菜专业,获博士学位。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4年被评为 “南粤优秀教师”。曾任全国首届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学科组副组长。1990-2001年在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工作,1991-2001年先后担任园艺系副主任、主任。1994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调入华南农业大学。主要从事十字花科蔬菜和辣椒育种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先后选育出一系列甘蓝、芥蓝和辣椒品种。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260多篇,其中高水平论文50多篇。

五、报告摘要

在芸薹属蔬菜的杂交育种中,白菜类蔬菜的变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起步较早。其中,小白菜(不结球白菜)与菜心杂交培育出的白菜薹,便是早期成功应用的范例。而在甘蓝类蔬菜中,种内变种间杂交种的发展同样引人注目,西蓝薹类型品种便是这一领域的先驱。尽管西蓝薹在西方国家和日本已得到大面积推广,但在中国,尽管历经近20年的推广历程,其种植面积仍相对有限。不过,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他变种间的杂交种正逐渐受到育种者的重视,并已成功选育出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组合。

在远缘杂交育种方面,芸薹属蔬菜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科学家们在柱头上发现了一个控制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关键基因,这一发现为克服远缘杂交障碍提供了新的思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活性氧在远缘杂交不亲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喷施活性氧抑制剂则能有效克服这一障碍。此外,利用双单倍体诱导系技术,育种者成功克服了芸薹属远缘杂种的不稔性问题,为远缘杂交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在基因转育方面,科学家们成功将胞质不育恢复基因从油菜转育到甘蓝中,同时,还将白菜中的抗根肿病基因导入甘蓝,为甘蓝类蔬菜的抗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