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专业
1.食品科学与工程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物联网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应用化学
3.园艺
4.食品科学与工程
5.环境工程.
6.通信工程
7.体育教育
8.行政管理
9.旅游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化学
4.食品科学与工程
5.小学教育
6.数学与应用数学
7.体育教育
8.汉语言文学
9.园艺
10.自动化
11.心理学
12.通信工程
13.行政管理
14.信息与计算科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
1.食品科学与工程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5.化学(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
6.数学与应用数学
7.心理学
8.体育教育
9.旅游管理
10.自动化
11.英语
12.园林
13.工商管理
14.应用化学
15.园艺
16.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17.生物科学
18.小学教育
19.行政管理
20.动物科学
21.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教学类项目:
1.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韶关学院——长沙中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国家级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国家级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
4.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地方高校专业新结构构建视角下的发展新工科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韶关学院为例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
2.生存与生命教育
3.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平台
4.渗透测试工程师实训
5.虚拟仿真网络安全实验室
6.财务共享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方案
7.互联网+ERP云平台实践教学建设方案
8.现代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实验中心
9.财税一体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10.校企联合机器人创新训练实验室建设
11.韶关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实习实训项目
12.韶关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习实训项目
13.工业机器人校外实践基地
14.实验教学及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15.物联网工程重点专业建设
16.“互联网+”计算机基础云课程共享资源建设
17.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类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18.新工科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研究
19.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体系改革
21.新工科背景下单片机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2.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23.新时期《英语阅读》任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24.大数据背景下智慧物流的师资培训
25.基于 ROS 的智能机器人实践案例建设
26.新工科背景下的《生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7.新工科背景下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8.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9.校企合作模式下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师资训
30.新工科背景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31.校企协同创新的物联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32.软件工程大数据应用方向产学合作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
33.混合教学中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设计——以《软件工程导论》为例
34.以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嵌入式系统与设计》课程改革
35.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提升微生物检验技能课程群的研究与实践
36.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37.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38.基于OBE的教考分离改革与教学评测项目
39.新工科背景下双师型教师产教融合能力提升实践
40.高等数学混合式教学教师教育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41.前沿技术师资培训项目
42.多方协同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3.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44.面向新工科的游戏开发改革与实践
45.信息化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46.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CDIO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传感类课程为例
47.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48.基于“机器学习”的体育教师素养提升
49.信息化背景下商务日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50.基于“互联网+”农村中小学舞蹈教师职后培训研究
51.新工科背景下移动通信课程教师实践能力提升
52.大数据分析与治理师资培训
53.地方高校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研究
54.大数据师资培训
55.粤北地区乡镇幼儿园教师音乐素养提升培训研究
56.基于CLIL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探索——以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为例
57.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以《综合商务英语》为例
58.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策略探究
59.高校《中国美术史》课程线上实践教学路径探究
60.数学与统计学类专业教师智能化教学能力提升
61.城市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课程优化研究
62.智能物联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课外体育锻炼平台构建
63.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仿真教学系统研究与应用
64.日语本科专业产学合作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65.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66.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足球运动》教学中的运用
67.虚拟现实技术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68.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69.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路径探索——以韶关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例
70.新工科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虚拟现实类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71.新师范建设背景下地理学科师资培训
72.虚拟现实技术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
73.基于云平台搭建审视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培养路径探究
74.虚拟现实技术在《户外运动》教学中的运用
75.虚拟现实技术《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教学中的运用
76.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音乐学专业钢琴智能化教学模式探索
77.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的培训及实施
78.多功能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
79.校企协同创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
80.基于“对分课堂”模式下的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
81.外语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
82.韶关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83.韶关学院商学院智能财务师资培训计划
84.就业导向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行业应用技能师资培训
85.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改革与探索
86.以学科竞赛促进和深化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87.人工智能校企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88.基于“泰迪智能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89.大数据背景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方法研究
90.开展基于Swift 语言,开发利用 Playgrounds 的SwiftUI 创新创业联合实践课程
91.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教育培训研究
92.基于“产学研创”的高校农业经济专业双创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9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94.建筑结构智能设计实训室
95.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师资培训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2.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3.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
4.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工程训练中心
6.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大学艺术实验教学中心
8.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9.网络化自主语言学习中心
10.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11.农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12.电气与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3.汽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4.数值模拟与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5.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外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办学专业
1.学校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联办国际商务(创业管理)专业
2.学校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联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3.学校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合作开办国际贸易专业 “3+1”(学分互认)本科联合培养项目
4..学校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1”(学分互认)本科联合培养项目
5.韶关学院软件学院(广东省示范性软件学院(试办))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软件工程本科专业
6.韶关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
7.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四年制本科协同育人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2022年、2023年)
8.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四年制本科协同育人项目车辆工程专业(2020、2021、2022年、2023年)
9.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四年制本科协同育人项目园艺专业(2020、2021、2022年、2023年)
10.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四年制本科协同育人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9、2020年)、软件工程专业(2020、2021年)
11.与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商务英语专业(2020、2021年)、软件工程专业(2020、2021、2022年、2023年)
12.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环境工程专业(2020、2021年)
13.与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会计学专业(2020、2021年)
14.与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工商管理专业(2020、2021年)
15.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园林专业(2020、2021、2022年、2023年)、秘书学专业(2020、2021、2022年、2023年)
16.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自动化专业(2020、2021、2022年、202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2年、2023年)
17.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环境设计专业(2020、2021、2022年、2023年)
18.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旅游管理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2020、2021、2022年、2023年)
19.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车辆工程专业(2022年、2023年)
20.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年、2023年)
21.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3年)
22.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2+0”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会计学专业(2020、2021年、2022年、2023年)、工商管理专业(2020、2021年、2023年)、商务英语专业(2020、2021年、2023年)
23.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2+0”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会计学专业(2020、2021年)、工商管理专业(2020、2021年、2022年)、自动化专业(2020、202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2021年)
24.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2+0”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旅游管理专业(2020、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202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2021年)
25.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2+0”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商务英语专业(2020、2021年、2022年、2023年)
26.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2+0”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20、2021年)、会计学专业(2020、2021年)、英语(师范)专业(2020、2021年)
27.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2+0”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旅游管理专业(2020、2021年)、商务英语专业(2020、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2021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202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2021年)
28.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2+0”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工商管理专业(2020、2021年)、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20、2021年)、护理学专业(2020、2021年)
29.与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2+0”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产品设计专业(2020、2021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0、2021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0、2021年)、商务英语专业(2020、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