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

馆员荐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素养 > 馆员荐读 > 正文

专题图书推荐第16期:叶嘉莹女士专题图书推荐

发布日期:2024-11-26    作者:采编部     来源:     点击:


【叶嘉莹简介】:叶嘉莹(1924年7月2日-2024年11月24日),女,生于北京,号迦陵,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加拿大籍华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叶嘉莹于1941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1945年,先后在北平志成中学等三所中学任教。1948年,在南京私立中学圣三学校教书。1954年,进入台湾大学任教。1966年,应邀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任教。196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温哥华 ,任教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半年后获聘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4年,从加拿大温哥华回到阔别26年的故乡北京。1979年春,正式回到国内任教,先任教于北京大学,不久转到南开大学。1989年,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正式退休。1993年,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2012年6月,获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15年10月17日,“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定居南开园。叶嘉莹主要从事古典诗词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著作数十种,曾获得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4中华文化人物,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

 

【书名1】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

【出版信息】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叶嘉莹著,北京:中华书局,2015.01

【馆藏地】文学书库(2)

【索取号】I207.227/94

【内容简介】《饮酒》二十首和《拟古》九首是陶渊明非常重要的两组诗,其内涵极为丰富。《饮酒》二十首虽然以酒为题,而其意并不在于酒,其中更包含着陶渊明对仕隐出处、盛衰荣辱、历史现实等等人生重大问题的思索,真实地展现了陶渊明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挣扎和坚持。《拟古》九首的用意也不在摹拟古人,而是借拟古之题以自抒怀抱,申述在晋宋之交的衰乱之世中自己的理想与持守,同样体现了陶渊明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切考量。叶嘉莹先生通过对这两组诗的精微讲解,知人论世,广征博引,着力剖析陶渊明遭逢世变的心路历程与人生选择,把陶渊明诗中幽微深隐之处一一阐明,成功地凸显了陶渊明高洁自守的品格和任真自得的境界。

 

 

【书名2】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

【出版信息】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叶嘉莹著,北京:中华书局,2018

【馆藏地】新书书库(西3楼);文学书库(2)

【索取号】I207.22/799

【内容简介】阮籍是中国文学史上建安文学之后正始文学时代的诗人。在他流传下来的八十七首诗中,有八十五首题名“咏怀”,这是一个乱世诗人的悲苦写照。当时正处于魏晋之交,社会上一群文士从外表上看放浪、恣纵、旷达、不守礼法,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内在的悲哀和痛苦。阮籍的诗寄托深远,而其志气狂放、纵逸,幽微、深隐,蕴藉深厚,在痛苦无人可诉的时候,把零乱、悲苦的内心感情用诗文表现出来。叶嘉莹先生细腻深挚地解读了阮籍脍炙人口的十七首咏怀诗。

 

  

【书名3】叶嘉莹说杜甫诗

【出版信息】叶嘉莹说杜甫诗/叶嘉莹著,北京:中华书局,2018

【馆藏地】新书书库(西3楼);文学书库(2)

【索取号】I207.227/129

【内容简介】杜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在他的一千五百多首诗中,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现实生活,所以他也被誉为“诗史”。叶嘉莹先生结合杜甫的生平,融入自己对诗歌感发生命的理解,深入讲解了杜甫人生各个阶段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对《秋兴八首》做了详细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杜甫的人生和诗心。

 

 

 【书名4】清词选讲

【出版信息】清词选讲/叶嘉莹 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馆藏地】文学书库(2)

【索取号】I207.23/315

【内容简介】词的微妙,在于它有一种特别的美学特质,即以曲折深隐富于言外之意为美,以引发读者很多的联想为好。而清朝正是词的复兴时代,借这种深婉曲折的文体,“道出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全书涉及清代词人十余位,从时代背景、生活际遇、个人性格、才华短长等诸方面,带领读者一起,邂逅美的清词,欣赏清词的美好。

 

  

【书名5】叶嘉莹说诗讲稿

【出版信息】叶嘉莹说诗讲稿/叶嘉莹著,北京:中华书局,2015

【馆藏地】文学书库(2)

【索取号】I207.22/671

【内容简介】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先生幼年即学习古典诗词,后又在加拿大讲学多年,对中国古典诗词及中西方文艺理论涉猎颇深。此书即是叶嘉莹先生融会古今中外文艺理论之精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全新解读,新颖而不偏颇,深刻而不深奥。叶嘉莹先生以其互动亲切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将中国古典诗歌阐释得清晰透彻,将文艺理论讲解得平易有味。

 

 

 【书名6】词学新诠

【出版信息】词学新诠/叶嘉莹 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馆藏地】文学书库(2)

【索取号】I207.23/253=2

【内容简介】中国词学的发展与诗学比相对滞后,传统词话中虽不乏独到见解,但缺少理论逻辑与科学体系。使词学研究步入现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开创之功。但《人间词话》仍采用了传统词话的形式,对书中所涉及的新思想与新概念缺乏详密的阐释。叶嘉莹教授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与西方理论基础,在王国维停止之处做了进一步的拓展,以现代观念和理论为工具,对传统词学进行了科学的开发与归纳,建立起一个适合现代人理解的词学理论新框架。本书中所收的,就是这个框架中的几篇重要论文。

 

 

 【书名7】唐宋词名家论稿

【出版信息】唐宋词名家论稿/叶嘉莹 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

【馆藏地】文学书库(2)

【索取号】I207.23/31A=2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论词著作中论说系统、探讨也最为深入的一本书,分别论述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陆游、辛弃疾、吴文英及王沂孙共十六位名家的词作,既注意揭示各家词作的精微品质、在词史中的地位,又注意寻绎其间纵横交织的联系与演进,因而本书可视为一部唐宋词发展简史。

  

 

【书名8】人间词话七讲

【出版信息】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馆藏地】新书书库(西3楼);文学书库(2)

【索取号】I207.23/245

【内容简介】《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它的文辞优美,但因为它的解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感悟式的意象批评,所以一般读者不易读懂。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著名词学大师叶嘉莹的讲座内容。作者以深入浅出和典雅细腻的文字,为读者讲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著名的“境界”说、词与诗的美感特质的区别,及历代著名词家词作。第二部分为人间词话原文。本书是王国维、叶嘉莹两位词学大师的一次跨世纪精神合作。叶先生对王国维及《人间词话》的演绎,让读者离这部文学名著更为亲近。对经典的敏锐洞察,对东西方批评理论的融会贯通,植根于深厚底蕴的独到见解使得本书文字典雅、情致生动,古今中外旁征博引、通达自如,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与赏析开拓了全新的视野。

 

  

【书名9】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

【出版信息】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叶嘉莹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馆藏地】文学书库(2)

【索取号】I207.23/282

【内容简介】《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由叶嘉莹教授在天津电视台的六次讲座整理而成,共分十二讲,主要涉及自晚唐五代一直到南宋末期的九位有代表性的词人。全书以 "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为主线,结合具体的词人词作,分别讲述了"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的不同美感特质。三类词之演进为势所必然,虽其感发本质不同,写作笔法各异,但其中佳者莫不具有一种含蕴深远、耐人寻绎之特美。读者循此而入,可在叶嘉莹教授富于感发的讲述中获得对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的整体性认识。

 

  

【书名10】与诗书在一起

【出版信息】与诗书在一起/叶嘉莹 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10

【馆藏地】 新书书库(西3楼);文学书库(2)

【索取号】I711.25/1

【内容简介】叶嘉莹先生的头一本手帐书,包含三个内容:(1)每月一首叶嘉莹品读经典诗词邂逅蕴含诗词间的生命心魂;(2)每周一首叶嘉莹诗词创作精选感受叶先生柔韧而坚定的人生四季;(3)年历、月历、周历的功能,规划、记录纷繁的日常,在吟哦摩挲中留下个人印记。跟随叶嘉莹,邂逅诗词的美好,感知诗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