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

馆员荐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素养 > 馆员荐读 > 正文

专题图书推荐第18期:中国社会学图书推荐

发布日期:2024-12-18    作者:采编部     来源:     点击:

【书名1】乡土中国

【出版信息】乡土中国/费孝通著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馆藏地】社会科学书库(东3楼) 

【索取号】C912.82/2A

【内容简介】《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初版于1947年。一共由12篇文章组成。该书本为其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土社会学”时的上课内容,辑录而成一书。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而“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描绘,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生活的各个方面。

 

 

【书名2江村经济

【出版信息】江村经济/费孝通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馆藏地】社会科学书库(东3楼)

【索取号】D668/105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描述1930年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社会文化、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专著,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因此,这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书名3】生育制度

【出版信息】生育制度/费孝通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馆藏地】社会科学书库(东3楼)

【索取号】C923/2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家庭社会学的著作,曾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作者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自己在授课时的讲义整理、编写而成。书中主要论述了家庭所担负的有关生育子女的若干理论问题。但本书所论述的不止是生育,凡是与种族延续有关的一套活动体系都讨论到了。其中包括:配偶的选择、婚姻关系、家庭组织、双系抚育、父母的权力、世代的隔膜、社会继替、亲属的扩展等等。作者在书中对这些问题的剖析的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我们今天如何处理家庭婚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书名4中国乡约制度

【出版信息】中国乡约制度/杨开道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馆藏地】新书书库(西3楼)

【索取号】D691.2/78

【内容简介】本书由商务印书馆于1937年出版发行。该书以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历史学的方法和手段,从乡约制度入手,探索了中国乡村治理道路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分析和提炼,运用于解决中国乡村社会的实际问题。作者杨开道(1899-1981),中国著名社会学家,长期致力于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任复旦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社会学教授,燕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兼系主任、法学院院长。1928年组织燕大社会学系学生到清河镇调查,并于1930年在清河镇建立实验区。同年组织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学社。 

 

  

【书名5新人口论

【出版信息】新人口论/马寅初著,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馆藏地】社会科学书库(东3楼)

【索取号】C92/32

【内容简介】《新人口论》于1957年7月5日首次在《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它是基于马寅初在浙江、上海等地进行的人口调查和中国的国情总结出来的科学预见。该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并用具体数字说明了中国人口增加的速度。马寅初主张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新人口论》是中国人口学领域的一篇重要著作,它对于认识和理解中国的人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书名6中国社会学说史

【出版信息】中国社会学说史/杨善民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23

【馆藏地】新书书库(西3楼)

【索取号】C91-092/6=3

【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中国社会学说史的专著。本书试图以一个现代人的目光,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重新诠释中国先贤们的思想学说。全书分为十四章,内容包括:前孔子时代的中国社会观念、孔子、墨子、孟子、老子、荀子、韩非、管子、佛教中的人与社会等。实际上,这是一部寻根之作。自始至终,作者感兴趣的问题是:先贤们的思想学说对今天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的中国是从何演进而来今天的中国人和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比,在思想上、行为上有什么不同本书增订版,收入第二版出版十年来最新研究成果,开启新的群学——中国古典社会学研究视角,构建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阐释群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提供的学理支撑。

 

 

【书名7】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

【出版信息】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巨变/李培林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群学出版分社,2020

【馆藏地】社会科学书库(东3楼)

【索取号】D668/116

【内容简介】在过去的现代化理论逻辑中,现代化从来都是与西方社会相联系的。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的快速发展,提出了“东方现代化”的可能性问题。特别是中国等大国的兴起,不仅会深刻地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且会形成一条与“西方现代化”不同的“东方现代化”道路。所以说,“东方现代化”不完全是一个具有地域规定性的概念,它应当包括所有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新经验的发展道路。本书对“东方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深刻阐释,从社会学的视角以中国的经验为例探讨了东亚社会现代化的路径与经验。

 

  

【书名8风险社会及其映像 

【出版信息】风险社会及其映像/张康之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馆藏地】新书书库(西3楼)

【索取号】C91/436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阐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著作,在全球化、后工业化和风险社会的生成两条轴线上展开分析和论述,描述了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和社会治理的基本依据,提出了风险社会中的合作行动构想。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轴线上,展开社会治理模式构想;在风险社会生成的轴线上,确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风险社会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它对人类既有的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模式构成了挑战,也提出了在此背景下重建生活以及社会治理的要求。作者认为,合作行动以及以合作行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治理,将开拓出风险社会中的生活、生存模式,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消极共同体”转化为“积极共同体”。

  

 

【书名9】重建中国社会学

【出版信息】重建中国社会学/周晓虹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馆藏地】社会科学书库(东3楼)

【索取号】C91/406

【内容简介】本书旨在通过访谈自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成长起来的40位华人社会学家——例如苏国勋、周晓虹、边燕杰、赵鼎新、周雪光、林南、谢宇、叶启正等人,探索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向、对中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开放的认识等。在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40周年之际,本选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最好证实,将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年轻一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社会学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书名10中国社会学:起源与绵延

【出版信息】中国社会学/景天魁等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馆藏地】社会科学书库(东3楼)

【索取号】C91/402

【内容简介】本书旨在论证荀子群学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社会学。为此,作者们从浩瀚史海中,精选了4个基础性概念和30个基本概念,构成了群学概念体系,以此作为证明群学存在性的根据,以及其历史绵延性的载体。立足于群学概念体系,才能遵照学术积累规律,使中国社会学具备实现中西会通的必要条件,才能明确中国社会学的基因和特色,才能形成和彰显中国社会学的独特优势,从而论证了荀子群学及其概念体系是实现21世纪中国社会学崛起的历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