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韶关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发展起源于1988年,前身为韶关市教育学院音乐科;1998年原韶关大学组建音乐系,开办音乐教育大专班;2000年,韶关大学音乐系与韶关教育学院音乐系合并组建为韶关学院音乐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办音乐学(师范类)本科专业,2006年开办音乐表演类本科专业。2007年,在韶关学院音乐系的基础上组建韶关学院音乐学院。2012年开设舞蹈学(师范)本科专业。2020年,韶关学院音乐学院更名为韶关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三十多年来,为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5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和文艺工作者。
音乐与舞蹈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约20.3%;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学历的教师1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约22%,硕士以上学历4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约76.3%。外聘教师2人,客座教授4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万山红为我校特聘教授。现设有音乐学(师范)、舞蹈学(师范)2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985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2%,超广东省平均水平,近70%的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
学院现有1.3万平方米集教学、科研、艺术实践为一体的音乐教学楼群,内有专用合唱室、舞蹈室、管乐排练室、民乐排练室、数码钢琴室、多媒体教室、数字录音棚、160间琴房以及可容纳264人的音乐厅、可容纳100多人的多功能观摩厅,以及在完善可容纳525人的新音乐厅(剧院)。现有教学、科研设备1200万元,有教学、演出用三角钢琴6台,教学和学生用钢琴210台,管乐器、琵琶、古筝、二胡等中国和西洋乐队乐器一批;有各种演出服装约600多件(套);有音乐、舞蹈、艺术理论藏书3万多册。获批一个省级传承基地(粤北瑶族传统舞蹈省级传承基地)、成立两个中心(歌剧中心、粤北音乐与舞蹈研究中心)、建设校外实习基地11所。
近三年,学院教师教学竞赛、指导学生各类专业比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科研、教研项目40余项,其中,省部级16项。横向课题6项,到账经费超百万元。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C刊6篇。教师参加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声乐(民族)比赛广东选拔赛二等奖,获第六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综合师范院校教师民族组银孔雀杯。学生获省级各类竞赛奖项2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创”项目18项。学院党委多次被授予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0年,学院被列为韶关学院首批“全校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培育创建单位。2021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工委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优秀奖等3项省级奖励或项目。“金鸪鸪”文艺瑶乡文艺帮扶团队荣获“全国志愿者服务优秀项目银奖”“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韶关市三八红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