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使命担当,积极践行校地协同育人“双百行动”号召,11月7日至8日,教务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南雄市水口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首站,党支部一行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广东南雄陈毅元帅红军学校(南雄水口学校),与该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军军等人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双方就围绕“双百行动”纵深推进、教育实习精准对接等工作进行积极探讨。作为韶关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南雄水口学校对我校持续输送优秀师范生开展实习实践的举措表示诚挚感谢。此次交流进一步凝聚了校地协同共识,未来双方将以“双百行动”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教育实习、师范生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以“双百行动”实效夯实地方教育根基。
党支部在南雄水口学校进行交流
随后,党支部全体党员前往水口战役纪念馆。1932年,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一方面军在此发动水口战役,击溃国民党粤军15个团,以铁血荣光巩固了中央苏区南翼,为中国革命写下壮丽篇章。在纪念馆内,党员们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图片和场景复原,系统了解战役的战略背景与浴血历程,深切感悟革命先辈不怕牺牲、奋勇争先的英雄气概。在入党誓词墙前,全体党员佩戴党徽,由党支部书记李锦领誓,庄严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回荡在场馆,既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庄严承诺。
参观水口战役纪念馆
支部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在纪念馆的红色讲堂内,党支部书记李锦以《从水口战役精神看教育人的使命担当》为题讲授微党课。他结合战役中革命先辈“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精神,阐释了“双百行动”与“百千万工程”的内在关联——“红色基因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而教育则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支撑,我们作为高校教务工作者,既要传承革命精神,更要以‘双百行动’为纽带,让高校教育资源下沉乡村、赋能地方”,生动的讲解让全体党员对“红色育人”与“服务振兴”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党支部书记李锦讲授微党课
为实地感受“百千万工程”的实践成效,党支部一行还前往水口镇大坪村。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大坪村立足红色区位与生态优势,创新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农业”融合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增收致富与乡村风貌提升的多重突破。党员们深入村庄,漫步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近距离感受“百千万工程”给乡村带来的产业发展、环境改善、文化焕新等显著变化,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有了更直观、鲜活的认识。
在大坪村参观调研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教育、“双百行动”校地合作与“乡村振兴”调研紧密结合,让全体党员在思想上接受深刻洗礼,在工作上明确责任方向。各位党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转化为推动教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双百行动”为抓手深化校地教育协同,主动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在师范生培养、实习基地建设、乡村教育支持等方面精准发力,为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韶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