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7月1日,食品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围绕知识普及宣讲、乡村振兴促进等内容,在韶关市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由食品学院党委书记谷永芹担任领队,党委副书记刁辉均担任队长,敬思群教授、刘永吉博士等组成的团队担任指导老师。
6月27日-28日,学院“让营养观念走入民心”实践队来到韶关市翁源县司前镇,以“营养进农户”为目标,调查了司前镇刘屋村、月武村居民的饮食营养和慢性病状况,收集了乡村营养健康的相关数据,结合营养膳食组成、健康观念培养等对居民进行了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营养意识。

队员在营养调查
6月28日-29日,学院“韶食兴农”科技助农实践队来到始兴县城南镇皇沙村,开展马蹄生物农药和生物菌肥绿色种植技术培训,让农民了解生态种植的战略意义、生物防治产品的成分和功效。期间,实践队在北乡镇政府参加由乐昌市团委书记邓惠群主持的“青春合伙人”助力“百千万工程”对接工作会议,会上敬思群介绍了2020年以来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项目在北乡镇的开展情况、团队在改良土壤板结、提高马蹄商品性及马蹄地上茎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大田实践成果,随后一同前往已签约的乐昌市北乡桂源马蹄农副产品流通专业合作社的马蹄田劳动,按组分装好菌肥后下田喷洒,完成了13亩大田的施肥。

队员在北乡镇田地与农户进行培训交流
6月29日-30日,学院“智取萝卜”实践队来到结对单位——犁市镇黄竹村,队员结合学院团队技术优势,针对黄竹村萝卜生产效率不高、品质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参与新鲜萝卜预处理、调味、装罐、腌制整个生产过程,根据生产不同阶段的流程,结合现场发现的问题,从技术支持、产品研发和宣传策划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延长腌萝卜的保质期、优化新产品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黄竹村“一村一品”品牌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队员在黄竹村参与腌酸萝卜生成过程
6月30日-7月1日,学院“火山粉葛助力乡村振兴”海思生物实践队来到大塘中心小学火山分校,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关于暑假安全、食品安全和火山粉葛历史的趣味小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暑假安全、食品安全和火山粉葛相关知识,让小朋友们能够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第二天,实践队来到曲江区大塘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首先在火山社区会议室开展“火山粉葛生态种植及深加工技术培训”活动,敬思群汇报了2019年以来团队在合作社开展帮扶工作情况,介绍了生物菌肥功效和使用要点,之后与葛农开展了问题式的热烈交流,随后一同开展试验田实施生物菌肥劳动。

实践队在火山社区开展技术培训

队员在火山镇试验田给葛农示范施生物菌肥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积极参与,不怕苦不怕累,克服炎热天气,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丰富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历,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将知识写在大地上,用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据悉,食品学院今年“三下乡”组建了3支校级重点实践队和1支院级实践队,其中学院的“韶食兴农”科技助农实践队成功立项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种子示范项目,他们走在前列,挺膺担当,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